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上癮五百年 Forces of Habit - David T Courtwright

我要...... 一個撒了糖霜的蛋糕﹐但希望是巧克力口味的﹐裡面的巧克力也要黑得像被燻黑的魔鬼屁股。Marquis de Sade

幸福感與解脫感都是化學分子湊巧產生的結果。只有少數有毒的分子(如果這些分子能夠順利進入循環系統並且穿越從血液到大腦的障礙) 能夠模擬或影響腦部的獎賞與痛苦的控制中樞之內的神經傳導素。身體機能在快感方面很是吝嗇。誘發幸福感的神經傳導素分配得非常儉省﹐而且大都發給對於求生或繁衍后代有益的表現。藥物會矇騙這個發送系統﹐促使這些誘發快感的神經傳導素暫時增多。

曾經上癮的人就算徹底解毒  - 古柯鹼之類的藥物完全戒除乾淨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時間﹐也會變了一個人。大腦會記得達到快感的化學藥物捷徑﹐生活環境中的細微線索 - 例如常去的酒館招牌 - 都可能挑起強烈的渴望。藥物上癮是一種慢性的﹐好復發的腦部疾病。

.....抓住消費習慣仍有可塑性的年輕人。受影響度排行榜第一的是年輕﹐單身﹐人際活動偏少﹐欠缺體質或文化背景上的防範機製﹐已經在使用其他藥物的都市男性﹐這一類人最有可能試用新的藥物﹐而且試用後會上癮。

美國人即使負擔不起車子也要開車﹐不該看電影的時候也照樣上電影院﹐為了買香煙幾乎什麼都可以不要。假如你想賺錢﹐要挑一個可靠的壞習慣。人在年頭不好的時候會放棄很多必須品﹐卻絕不會想到要戒掉自己的壞習慣。 

據說﹐杜克剛知道有製煙機﹐就要人拿一本世界地圖給他看。他一頁頁翻著﹐不看地圖﹐只看人口數字。翻到中國這一頁﹐看見「人口﹕四億三千萬」﹐他便說﹐那就是我們要去賣香煙的地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