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小小的原罪 A Little Original Sin》Jane Bowles

第一部 


幾乎半睡半醒還有一半腦子聽著在陽台聊天的三個男人聊天讀完的。瘋狂的 Jane 嫁給 Bowels。兩人在紐約與一群「文人」亂混的生活。還有一些是 單親媽媽溺愛帶大的 Jane 又愛上大她一倍的女友(有個二十幾歲的小孩)也是曖昧而痛苦的戀情。然而這樣的 Jane一直還會有。 

第二部 

兩人到了巴黎後來到了北非。Jane 愛上在 Tangier / Fez 市場上的阿拉伯 dyke 謝麗法。Paul 買了車最後愛上司機 Ahmed,後者還在 Jane的建議下後來成了畫家。Paul 甚至在錫蘭買了個小島,上面有沒有門的八角大房子。Jane去住了兩個月差不多瘋了(他卻可以一直持續的工作)兩個歐洲人基本上就是包養兩個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就像三毛筆下那樣隨性原始又狡猾,不停要錢又作法。Jane喝太多酒又吃藥精神已經不好。

幾個短篇之後沒有新作品(雖然一直在寫),劇組被當作神經病又怪異。不停出現的罪與罰、宗教與救贖、母女關係想到也可能令人厭煩。她最會的恐怕是喝酒和交際。愉快地做自己。 Ahmed 和謝麗法仇恨對方。Ahmed簡直是害怕,覺得對方會下毒下咒等,結果是只有 Jane 去看他們。謝麗法後來說服 Jane把房子給她,她又搬進 Jane的八樓公寓,把自己變成僕人的頭子。 

第三部 

Jane 中風了(中風以後竟然還有兩百頁)也有可能是被下毒,總之她之前一直有的焦慮症終於失控,在大量朋友和醫生的幫助下,接受電擊後好了很多。摩洛哥的 Tangier不再是自由港,他們只有離開。(1960四月前離開,去歐洲化)

 「只要一個月十五美金你就可以擁有一個一輩子都會跟你在一起的人。」 

 1959 左右終於好到(去住院一陣子以後)可以回 Tangier。那時開始的沙龍生活很愉快(雖然她因為後遺症無法算帳、拼字都是錯誤)交往許多各國來的奇怪的人(我最喜歡的部分) 

Anxiety and compulsive disorder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築起一種沒有東西可以穿透的虛假命運或生活。」 

 40 - 50+ maniac depression and 精神分裂 焦慮和藥物、酒精到不可動彈的地步。謝麗法仍不斷作法,在盆栽裡放魔法包。最後她的卻是瘋了 - 一下不時擔心自己沒錢,一下異常慷慨把和保羅共同戶頭裡所有錢都給了酒吧附近的嬉皮。最後在 Malaga 休養院渡過人生最後又瞎又病的日子。就算死前母親和富有的莉比(都先死了)都為她留下了大筆金錢。




147
戈林小姐顯得有點浮誇,充滿道德感 - 雖說內容含糊不清。儘管她一直受制於各種恐懼感,她還是強迫自己踏上種種旅程,尋找她的救贖。但最後,屈服的還是她。在她同意與剛在酒吧認識的安迪上床之後,她告訴自己:「你必須承認,漠不在乎的態度往往可以完成意志無法完成的事情。」她真正的道德考驗,似乎就在於是否對威脅她的事物表示屈服。然而那種脅迫令她感到害怕,而且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免於那種試煉。

299
她問他意見「這是一封好的商業書信嗎?」......信是這麼寫的,「敬愛的某某先生:禮拜二之前錢還沒到的話,我就飲彈自盡。」

這種情況就如同以前在墨西哥和在紐約的情況。每個認識她的人見到的都是不同的珍:無助的珍、樂於助人的珍、令人憤怒的珍、討人喜歡的珍、親切的珍、大吵大鬧的痛苦的珍。但不管她給別人的印象是什麼,那總是一種強烈而又令人困惑的印象。「那當然是一種表演」,但在觀看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肯定。她在表演,回頭又想,她可能不是在表演。她在表演,可是,她是在表演嗎?有那麼一下子他們以為他們知道;接下來他們又不太確定。也許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在她的作品中:在那兒,她知道她不是在表演。但在那兒,她越是拋棄她的嬉戲的詭計,她的障礙就越多。

304/5
Paul Bowels:

我內心等著逃到其他的某個地方。我不大清楚是哪裡。如果你沒有理由待在任何地方,你當然會一直想逃走,這是肯定的。如果我工作,我就不會想這個,而且感覺逃走的衝動比較沒那麼強烈,因此工作大致上是治療性的。但如果你感覺工作的唯一理由是為了能夠遺忘自己的生命,有時候你自然會覺得工作有點荒謬,就像那些你為了幫助消化而吃的藥丸。二者之間應該要有別的東西才對,但那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準。有人說是這樣,有人說是那樣。我認為問題在於,你在思考你的生命,而不是去過它。你偶爾會在剎那間接觸到它,當風吹過你的臉,或當月亮從雲後面跑出來,或一個浪拍向岩石,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一種不可能辨認或界定的方式。接著你會發覺自己意識到了這樣的接觸,於是它就此消失。因此,你會有一種想讓意識消失的強烈慾望。但在睡覺的時候什麼也沒改變:同樣的牢籠總是出現在那裡。

341
《在涼亭中》她相信她有第二顆心,而且由於相信這一點,所以她可以接受一個謊言,並且加以保護。她之所以緊緊擁抱這種虛假的信念,是她不願意去發現她畢竟只有一顆心的後果...... 她守護著她的虛假的信念,免得掉進她單一的心。

單一的心是她自己 - 它是受苦 - 它是上帝 - 它是虛無...... 

510
「有這麼一群人,她們築起一種沒有東西可以穿透的虛假命運或生活。」

一個由變化無常的形勢構成的世界(以及變幻無常的感覺,在這世界中,愛變成恨,再變成罪惡,再變成理想主義,再變成絕望)

512/3
「我雖然從未擁有快樂的日子,但我從未停止追求快樂的努力。」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只是戀情 Passion Simple》Annie Ernaux

A 終於離法回國了,我恐怕再也見不到他。起初,當我在凌晨兩點醒來的時候,我甚至不關心我是活著還是死去。我渾身痠痛。我想怯除那疼痛,但不知從何處下手。我巴不得有個強盜溜進我的臥室,把我一刀戳死。到了白天,我就拼命地找事情做,以免我因閒散而生潦倒之感(該詞的含義頗為模糊,它指一個人患神經衰弱,開始酗酒等等)。為了有事可幹,我還用心穿戴打扮,棄掉傳統眼鏡,鼓起勇氣給自己配上隱形眼鏡。電視或雜誌我都看不下去,不管是香水廣告或微波爐廣告全都千篇一律,都是一個女人在等一個男人。漫步經過賣內衣的商店,我沒有向店裡看一眼。

#不要寫與我有關的書

他曾對我說:你不要寫與我有關的書。我既沒有寫與他有關的書,也沒有寫關於我自己的書。他的存在至今還在影響著我的生活,我所做的就是把如何產生影響的過程翻譯成文字,而這些文字,他大概永遠不會讀到,同時也非為他而寫。那其實是奉獻給他人的東西。

小時候我所嚮往的奢侈詳述是毛皮大衣、晚禮服和海邊的別墅。後來,變為希望過一種知識分子的生活。現在我才趕到,去經歷一次對一個男人或女人的熱戀,才是最奢侈的享受。

《新世界的流亡者》Maya Jasanoff

Chapter 1


愛國派與效忠派。效忠派(英軍)歡迎黑人奴隸加入,能即時得到自由。戰後撤離的黑人奴隸或自由人比白人多。白人們想前往 St Lucia 或 East Florida 繼續他們的莊園生活。不願意回英國因為 1770 年英國已經廢奴,無法把奴隸帶回去。

1783/09 英美法西簽署和平條款《巴黎條約》,英國把 Florida 給了西班牙人交換直布羅陀。條款裡屬於“美國人”的黑人和其他財產都不可被帶走。也沒有任何硬性規定要補償效忠派在戰時的損失(在和兒子不同陣營的怒父 Franklin 的堅持下)。當時在紐約和東佛羅里達還有四五萬個效忠派。

紐約:英國政府同意將人送往 Nova Scotia 並贈地,最後有三萬人去了,還有數千人去 Quebec 和巴哈馬。包括百多位取得自由的黑人。負責的爵士與他挑選在廢奴運動中盡心的助手堅持執行這些“已被承諾的自由”。1783/11 離開紐約。

東佛羅里達:有一萬兩千多難民,是七年戰爭後西班牙讓給美國的,大部分地早被瓜權貴分。3300白人和6500黑人效忠派從這裡離開。

Chapter 2 

Only 15% head to London (八千人,大都是想和國家求償的中上階級)

英國難民史:十七世紀末五萬民法國胡格諾教徒(“難民”字眼進入英文)、1709一萬三千民窮苦的巴拉丁德國人逃往英國。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Michael Pettis, Matthew C. Klein

全球權貴一起剝削貿易間創造的暴利與不平等。一地的購買力被送給另外一地,對美元避險的癡情讓美國人民背債又身處危險,應該拿到發展紅利的發展中國家國民什麼也沒有。

貿易運輸

全球運輸需要船、鐵道、卡車、港口搬運工(還要拆裝和重新包裝)的合作,越戰終於解決這個問題。物資被越南將軍抽走的美國陸軍聘請貨櫃運輸的原創者 Malcom Mclean 在 Cam Ranh Bay 建造並經營一座貨櫃港口。兩個創新:每個貨櫃只能裝入單一型態的品項,每一個貨櫃只能為特定一個單位裝箱,那個單位必須負責歸還貨櫃箱。(他也因此靠輪船回航時利用空貨櫃載運日本商品到加州而暴富)商品運輸成本降低而可靠度提昇,企業漸漸理所當然地將翻覆的生產流程分散到世界各地進行。

貿易數據沒用,大部分的數據都在新加坡、香港、荷蘭、愛爾蘭然後分裝運送到其他各國。其實歐、美、亞洲彼此之間的原料與零件買賣也很密集。

藏在七個 Tax Haven:愛爾蘭、Canary Island 等,當地買金融產品。

以前的國際流動多半是由貿易金融組成,今日的國際金融流動主要受信用情勢與投機情緒的變化所驅動,過去在世界各地尋覓最具生產力的機會的理性投資活動,不再是促使國際金融流動的主要因素。......一個國家的儲蓄規模可能高於或低於投資用途所需,這當中的差額藉由進口或出口加以彌補。任何國家的儲蓄率並非取決於文化因素或節約的習性,而是取決於國內的所得分配狀況。

特定國家的民眾消費不足而儲蓄國度,不是這些國家的家庭特別節儉或是政府異常善於經營,而是因為那些國家的權貴階級所做的選擇所致 - 他們選擇把財富與所得從願意花更多錢在商品和勞務上的人(勞工和退休者)手上,轉移到寧可把額外所得用來累積更多金融資產的人(富豪)。使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得不做出一個難以持續的選擇:透過額外的支出(減少儲蓄)來吸收過剩的供給。不然所有國家的民眾都將因全球整體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低迷景氣而受苦。

#天安門到一帶一路

中國產出成長率已超越經濟潛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為解決海外市場對中國製品需求崩潰的問題,積極擴大國內投資。但因為具獲利能力的新投資專案並未相應增加,政府積極擴大國內投資的作為,只是造成國內債務負擔無謂激增。一般 GDP 是用來作為系統產出和投入的指標,中國卻先預定當年要達成的 GDP,拼湊出成長目標和調整限制來“創造足夠的經濟活動”,以致各地放款過熱。泡沫因此產生。

#瘋狂德國

08年前德國投資國外平均賠了30%,同樣資金若用在國內卻有一倍效應。

德國的財富極端集中。平均而言,德國人比義大利人富裕50%,比一般西班牙民眾有錢一倍,然而因為財產分配不平均,德國家庭的財富中值低於西班牙家庭,和希臘或波蘭家庭相當。歐洲央行的調查中,低所得德國人的淨財富 net worth 比愛沙尼亞和匈牙利的低所得者還要少。很多德國人的債務高於資產。

10%德國家庭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13%持有共同基金。90%的企業掌握在10%德國家庭企業手上,他們的現金流量佔整體企業現金流量的一半以上。只要下一代接手維持七年的就業機會,就能免除遺產稅。普魯士從1890年代對淨財富課稅,整個德國從1920年代也有這項稅賦,然而德國憲法法庭在1995宣布這項作業不合法,97年正式廢除。鼓勵高所得德國人減少支出,以便囤積更多財富。只有44%德國家庭擁有他們的住所。屋主大部分是擁有多棟房屋的大地主。

工資降低的90年代中,八成以上勞工有工會,如今不到四成。2002 - 08 德國銀行業在海外放款雙倍(想想德意志銀行和次貸)原因是2005後德國政府不再為銀行債務擔保,銀行變得不願放款給德國中小型家庭工業(花太多時間,錢收回太少)美國、德國的錢去了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

#亞洲金融 Meltdown

台灣在1980買了七百億美元的外匯準備,等於一整年的經濟產出值。因為台灣無法從IMF去的緊急貸款。97 - 98 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吸引來北美、歐洲和日本的大量金錢,但情況一在97開始逆轉,這些國家的銀行業者和企業借太多外債來推高國內資產的價格,借的卻是短期債務。需要資金持續流入,匯率維持穩定,股票與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揚才能維持下去。已有變化則馬上崩盤。

錢給了股東而不是勞工。金本位變(Nixon 時代的決定)美金本位。08後大家為找安全投資又加碼外國資產。

#不可能的解決方法

順差國的制度扭曲導致本國支出慢性不足,造成生產過剩、超額儲蓄於對美國金融資產的超額需求等必然後果。第一次大戰前的金本位可以約束扭曲(流失黃金的逆差國將被迫縮減支出,黃金流入的國家需求會提振)然而在戰時毀滅。

中國可以:1,改革戶口系統,讓每個中國人都可以領取政府津貼。2,提升安全網的品質,為退休和醫療做擔保。3,讓勞工組工會、協商更好的工資和勞動條件。4,國有企業應該增發股利,用社會財富基金分配給中國家庭。5,政府該透過更嚴格的環保監理協定,改善空氣和水。6,政府應該改革租稅體系,降低窮人和中等所得消費者的負擔,同時增高所得者的稅負。7,推升人民幣的價值,包括拋售外匯準備,將購買力從出口老闆手上轉給一般中國消費者。

共同富裕。

#結論

貿易戰通常被形容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其實是銀行從業人員/金融資產持有人和一般家庭之間的戰爭,也是超級富豪與其他所有人的戰爭。不平等衍生了製造品過剩、就業機會流失、債務增加等後果。美國吸收整個世界的超額產出和儲蓄,付出了去工業化和金融危機等代價。其他民族則因他們貿易和金融的開放,歐洲和中國的富豪大肆壓迫當地的勞工和退休者,因為相信他們的產品和金錢總有去向。

一國不平等的代價需要被 internalized。全球化導致不平等變得更嚴重。擠壓一般家庭比提高生產力、投資基礎建設與改善醫療和教育簡單得多。壓低工資的“競爭力”讓全球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