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幾乎半睡半醒還有一半腦子聽著在陽台聊天的三個男人聊天讀完的。瘋狂的 Jane 嫁給 Bowels。兩人在紐約與一群「文人」亂混的生活。還有一些是
單親媽媽溺愛帶大的 Jane 又愛上大她一倍的女友(有個二十幾歲的小孩)也是曖昧而痛苦的戀情。然而這樣的 Jane一直還會有。
第二部
兩人到了巴黎後來到了北非。Jane 愛上在 Tangier / Fez 市場上的阿拉伯 dyke 謝麗法。Paul 買了車最後愛上司機 Ahmed,後者還在 Jane的建議下後來成了畫家。Paul 甚至在錫蘭買了個小島,上面有沒有門的八角大房子。Jane去住了兩個月差不多瘋了(他卻可以一直持續的工作)兩個歐洲人基本上就是包養兩個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就像三毛筆下那樣隨性原始又狡猾,不停要錢又作法。Jane喝太多酒又吃藥精神已經不好。
幾個短篇之後沒有新作品(雖然一直在寫),劇組被當作神經病又怪異。不停出現的罪與罰、宗教與救贖、母女關係想到也可能令人厭煩。她最會的恐怕是喝酒和交際。愉快地做自己。
Ahmed 和謝麗法仇恨對方。Ahmed簡直是害怕,覺得對方會下毒下咒等,結果是只有 Jane 去看他們。謝麗法後來說服 Jane把房子給她,她又搬進 Jane的八樓公寓,把自己變成僕人的頭子。
第三部
Jane 中風了(中風以後竟然還有兩百頁)也有可能是被下毒,總之她之前一直有的焦慮症終於失控,在大量朋友和醫生的幫助下,接受電擊後好了很多。摩洛哥的 Tangier不再是自由港,他們只有離開。(1960四月前離開,去歐洲化)
「只要一個月十五美金你就可以擁有一個一輩子都會跟你在一起的人。」
1959 左右終於好到(去住院一陣子以後)可以回 Tangier。那時開始的沙龍生活很愉快(雖然她因為後遺症無法算帳、拼字都是錯誤)交往許多各國來的奇怪的人(我最喜歡的部分)
Anxiety and compulsive disorder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築起一種沒有東西可以穿透的虛假命運或生活。」
40 - 50+ maniac depression and 精神分裂
焦慮和藥物、酒精到不可動彈的地步。謝麗法仍不斷作法,在盆栽裡放魔法包。最後她的卻是瘋了 - 一下不時擔心自己沒錢,一下異常慷慨把和保羅共同戶頭裡所有錢都給了酒吧附近的嬉皮。最後在 Malaga 休養院渡過人生最後又瞎又病的日子。就算死前母親和富有的莉比(都先死了)都為她留下了大筆金錢。
147
戈林小姐顯得有點浮誇,充滿道德感 - 雖說內容含糊不清。儘管她一直受制於各種恐懼感,她還是強迫自己踏上種種旅程,尋找她的救贖。但最後,屈服的還是她。在她同意與剛在酒吧認識的安迪上床之後,她告訴自己:「你必須承認,漠不在乎的態度往往可以完成意志無法完成的事情。」她真正的道德考驗,似乎就在於是否對威脅她的事物表示屈服。然而那種脅迫令她感到害怕,而且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免於那種試煉。
299
她問他意見「這是一封好的商業書信嗎?」......信是這麼寫的,「敬愛的某某先生:禮拜二之前錢還沒到的話,我就飲彈自盡。」
這種情況就如同以前在墨西哥和在紐約的情況。每個認識她的人見到的都是不同的珍:無助的珍、樂於助人的珍、令人憤怒的珍、討人喜歡的珍、親切的珍、大吵大鬧的痛苦的珍。但不管她給別人的印象是什麼,那總是一種強烈而又令人困惑的印象。「那當然是一種表演」,但在觀看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肯定。她在表演,回頭又想,她可能不是在表演。她在表演,可是,她是在表演嗎?有那麼一下子他們以為他們知道;接下來他們又不太確定。也許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在她的作品中:在那兒,她知道她不是在表演。但在那兒,她越是拋棄她的嬉戲的詭計,她的障礙就越多。
304/5
Paul Bowels:
我內心等著逃到其他的某個地方。我不大清楚是哪裡。如果你沒有理由待在任何地方,你當然會一直想逃走,這是肯定的。如果我工作,我就不會想這個,而且感覺逃走的衝動比較沒那麼強烈,因此工作大致上是治療性的。但如果你感覺工作的唯一理由是為了能夠遺忘自己的生命,有時候你自然會覺得工作有點荒謬,就像那些你為了幫助消化而吃的藥丸。二者之間應該要有別的東西才對,但那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準。有人說是這樣,有人說是那樣。我認為問題在於,你在思考你的生命,而不是去過它。你偶爾會在剎那間接觸到它,當風吹過你的臉,或當月亮從雲後面跑出來,或一個浪拍向岩石,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一種不可能辨認或界定的方式。接著你會發覺自己意識到了這樣的接觸,於是它就此消失。因此,你會有一種想讓意識消失的強烈慾望。但在睡覺的時候什麼也沒改變:同樣的牢籠總是出現在那裡。
341
《在涼亭中》她相信她有第二顆心,而且由於相信這一點,所以她可以接受一個謊言,並且加以保護。她之所以緊緊擁抱這種虛假的信念,是她不願意去發現她畢竟只有一顆心的後果...... 她守護著她的虛假的信念,免得掉進她單一的心。
單一的心是她自己 - 它是受苦 - 它是上帝 - 它是虛無......
510
「有這麼一群人,她們築起一種沒有東西可以穿透的虛假命運或生活。」
一個由變化無常的形勢構成的世界(以及變幻無常的感覺,在這世界中,愛變成恨,再變成罪惡,再變成理想主義,再變成絕望)
512/3
「我雖然從未擁有快樂的日子,但我從未停止追求快樂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