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Bullshit Jobs》David Graeber

“西班牙公務員翹班六年讀史賓諾沙”

“產出一份又一分計畫、列出一次又一次目標”

Data 得來太專一(Twitter上問問人而已),也太主觀(堅持不相信廣告和公關的價值)可能和他的人類學學術訓練有關。「被企業管理理論綁架」才對。企業超越160人上限只好用非 organic 的架構硬入。

假工作來自假設中生出的工具,假大師因分工設計讓大家習慣依靠大師,可以外包的思考全外包出去,是不是切合不是大問題。先畫餅,才以為自己餓,不餓不是不需要餅而是你有問題。 

狗屁行政 

 很多人覺得沒事幹卻開心得很(自己可以控制工作輕重)被命令假裝工作就很痛苦,同事合不合得來差別也很大,和打仗戰壕裡有沒有好友的差別是覺得戰爭是否有意義。 

 「忙到讓你沒時間思考就不會作亂」 全世界的經濟逐漸變成一個生產胡言亂語的龐大引擎. 

農業工業人口下降,服務業直線上升1840到2010年 

FIRE 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 

工業資本主義改變了一切, 20世紀的管理主義把這個進程推得更遠。在金融資本主義下處境惡化了。效率的意思變成把越來越多權利交代經紀人、監督者和其他理所當然的效率專家,結果實際生產的人能自主的程度趨近為零。同時,經紀人的位階和倫常顯然會無止境地再製經紀人。 管理封建制的崛起,產生了一種對階級排序的癡迷,癡迷於層級本身。 

以前工廠主管和工人一起工作,站在一起,而不是投資客。到了1970年代,金融部門呢和主管階級河流,CEO用股票選擇權付自己薪水,在不同公司來回調任,看能解僱多少人。企業不再對工作者忠實,工作者也不再對企業忠實,異化讓工作者變得需要被密集”監督、管理和監視“。經濟金融化,金融數位化,資訊產業大發利市。按鈕就能賺錢誰想要工作。

電視製作: 投售、評估、監控和爭執自己所做的是,結算下來遠比真正在做事情的時間還要長 電影製作: 文學策劃等人把所有錢滿滿吃掉,最後什麼都沒做沒發生。

工作價值 1 生活所需的錢 2 為世界做點正面貢獻的機會

避險基金經理人、政治顧問、行銷大師、遊說專家、公司法務律師、為別人道歉的人
最有貢獻的是醫學研究院,最沒價值的是在金融部門工作的人。

亞當被懲罰要工作
北歐式學徒制「工作需要的訓練讓人轉大人」(痛苦工作 型塑品格)
現在「工作就是我的 identity」(家庭 社會 政治 社群 文化 宗教)

 「要根據對方有多勤奮做一件我們寧可不做的事,來評價我們自己和別人……如果你沒有從事憂愁工作摧殘身心,你就沒有堂堂正正地過活。」 

管理封建制:分贓 越有意義的工作收入越少,除了少數例外(醫生) 
醫院 學校 銀行 政府…… 隨時是一個小鎮最多人的 employer 

 UB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