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 Home in the World: A Memoir》Amartya Sen

第二章 孟加拉的河川


Humayun Kabir《大河與女人 Nadi O Nari》河流與人民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刻影響孟加拉人的生活
:沒有地產的幾個家庭在大河不停堆積又摧毀的土地上掙扎謀生的故事。“我們就是河邊人。我們就只是平民百姓。我們在沙洲上建造房屋,卻讓大河沖走了。我們蓋了又蓋,在這片荒地上耕耘播種,拿命換來金黃收成。”

孟加拉作家波斯 Buddhadeb Bose《四部文書 Chaturanga》
博多河“在雨季裡波濤洶湧,在雨季過後的秋天裡靜謐優美,在夏天的風暴夜裡令人喪膽,既是殺人奪命毫不眨眼的無情死神,也是締造美好人生的無上大能 - 更是在乾旱之後的暴雨裡劫掠財物的無恥大盜。”

第四章 外公  Kshitimohan Sen

是 Kabir 研究學者:孟加拉文紀錄庶民間的口傳系統(今日的 subaltern study)印度教五百年前如何被伊斯蘭(蘇菲教派)影響,在宗教對立逐漸激化的今日更值得關注 

西元前三世紀左右,當時印度已經開始都市化,統治印度大部分地區的佛教帝王阿育王 Ashoka 開始深切關注林間居民(forest people)的問題,稱這些部落民眾也擁有他們自己的權利,和城鎮居民一樣。

泰戈爾追求理性,對外國人對他的迷戀(誤解)感到厭煩,他在他們面前變成「神秘主義」。甘地把大地震和種姓於是神懲罰人類放在一起令兩人分歧。泰戈爾才是追求邏輯道理的那位,甘地則是「覺得大家每天玩30分鐘紡車有益心靈」,作者小時候不懂,後來到三一學院發現維根斯坦也是這個路線(想要勞動超越技術進步) 

那爛陀寺 - 世界最古老的大學,五到十二世紀的佛學中心(Bologna 1088建校)佛學、語言、文學、天文學、觀測科學、建築、雕刻、醫藥和公共衛生。吸引各國學生來學習,七世紀寺中有上萬名弟子。1190年受西亞地區軍隊入侵。 牛津1167 劍橋1209 

Telhara 古蹟 

Rig Vedas 1500bce 

Part 2 
1943 孟加拉大饑荒,兩三百萬人罹難。原因是戰火讓各國軍事機關開始囤糧(英國、日本、反英國的印度兵)價格兩年內漲了五倍,最貧困的農民在糧食足夠的情況下餓死。而英國本土因戰爭期間不想傷害士氣,到十月英國主要媒體《The Statesman》記者看不下去開始公佈消息,大眾才知道事情嚴重性,事情才解決。證明當代所有飢荒幾乎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1947 提出分裂國家的是穆斯林聯盟,但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上層階級(高等種姓)也很快支持分裂運動,孟加拉大多數人口都是穆斯林,要是他們都轉去巴基斯坦,原本在公共參與和職業上佔優勢的印度教徒就會失去手裡的優勢。 

1905-11 在英國治下,孟加拉曾短暫獨立。1972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成立 Lacknow 北部的上流階層反而是穆斯林(the chess player) Mongual 帝國容許宗教多元 1793 東印度公司統治,孟加拉總督 Lord Cornwallis 的 Permanent Settlement 讓印度教地主逐漸被討厭,消滅改良農作的誘因,又鞏固基於土地所有權的各種不平等。創造 absentee landlord 階級。1947解除。 

六世紀佛祖就不斷推行取消種姓。佛教一千年後在印度大多數地區消失,在孟加拉則延續到十一世紀晚期 Pala 時代。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王朝。穆斯林從十三世紀開始入侵,印度教的統治政權被取代,來自阿富汗的早期穆斯林君王(帕坦人)但他們學習並翻譯了梵文經典。 

1952 孟加拉語文運動。 外公特別研究孟加拉文化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間的互動。 

Chap 10 
1757/6/23 Battle of Plassey 
Murshidabad 孟加拉王國 VS Calcutta 英軍基地 Calcutta(內鬼摧毀王國而非外力)
Until 1911 move to Delhi 

1600 東印度公司成立時,英國站全世界GDP 1.8%,印度佔 22.5%,英屬印度政府時期數據就反過來了。1703年的富庶的孟加拉王國,1769到70件的飢荒有1/3的人死於其中。 1789 議會批評東印度公司,之後東印度公司逐漸國有化制度化(可能因此幫助了香港) 

1947/8/14 獨立,沈恩很多家人因為反英殖民而被「預防性羈押」 

P426
「總認為身分是一種獨特而且明確的階級區分機制的社會分析學家,忽略了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著豐富的多重身份。我們的出身地緣、公民身分、居住地、語言、職業、宗教、政治傾向,以及其他不一而足的各種身分面向都能融洽地並存在我們身上,我們才因此是我們。

當然了,身分認同也可能是產生衝突的源頭,尤其是當我們未能妥善理解身分認同的不同面向時,更容易導致衝突。區隔劃分往往會突然出現,更容易釀成敵對態度,就像印度在1940年代分裂前的局勢那樣鼓吹暴力。1930年代平和溫順的印度人突然就被導向相信自己是好武的印度教徒或是枕戈待旦的穆斯林。愛爾蘭夜因為新舊教對立的這個弱點遭到操弄,同樣產生類似的暴力衝突,尤其是在北愛爾蘭地區。當我反思身分認同問題有多麼複雜時,我開始更明白地看出這些問題有多麼重要 - 也同時有引爆爭端的可能性 - 即使這些問題是以隱而不顯的形式存在。」

我們認識的人越多,道德觀越“寬闊。

引用泰戈爾、佛祖、Mughal 歷史證明印度教和穆斯林並不是本來就分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