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反穀 Against the Grain》James C. Scott

人類在二十萬年前變成智人,而國家也不過是兩百年的事情。只因為人口像病毒一樣繁衍,壓過整個地球,必須命名每一塊土地,剝削土地/海洋/宇宙/地心。也不過四百年前,地球上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類活在自由之境,無主之地。 


不是人類馴服了穀物,是穀物馴服了人類。人類想出了辦法奴役其他人類。穀物看得見,可分割,可估算,可存儲,可運輸,同步成熟的經濟作物。便於計算與收稅,強奪與逼迫。 

你是穀物的奴隸。從“野蠻人”變成“文明人”意味著拋棄自由自在的獵人/採集/遊耕/牧民/獨立農人的生活,變成逐出伊甸的“納稅人“,像動物被馴服,逐漸失去自由的能力。國家是收稅的城牆,是紀錄、登記和測量的機器,用保護你的名義限制你的自由。 

被馴服的動物雌雄性徵降低,像羚羊不再需要大角,更早進入成年期,更早生育,行為模式卻保留少年型態,幼稚溫馴。一萬年中綿羊大腦容量少了1/4,雪貂三成,豬1/3,連野生虹鱒的大腦都比養殖虹鱒的大腦發達。馴養的動物情緒反應降低,像開始務農的智人變矮變弱(想想亞馬遜獵人精壯的身體),實用知識、飲食選擇、生活空間、儀式生活一致窄化,和馴化的動植物一樣容易招病。 

我們推崇的“文明”不過是中央集權的暴政遺跡,巨大的石頭與瓦礫建立在奴隸背上。大部分的人類活在歷史外 - 不是不曾存在,只是沒有群聚、沒有城牆、沒有稅務、沒有階級,便沒有主觀歷史。文字之初是用來紀錄可用資源:人口、土地、農作、牲口、庫存物質,再五百年才有文學、

神話、詩、君王。 神話是君王的神話,文學是君王的文學,詩是君王的詩,你是背著大石上金字塔汗流滿面開開心心勞動唱歌的國家的一份子;你說牆外是茹毛飲血的野蠻人,人家看你是不穿塑纖就會死的弱雞。

20 萬年前 Homo Sapiens
12000 年人類種植,定居社區
3100 階級、收稅、圍牆的出現
不是國家外沒有歷史,是國家才留下(主觀)歷史
至400年前,1/3 人類仍是獵人採集、遊耕、牧民、獨立農人

無國家 non-state
所有國家都被非國家體系包圍

一 掌握用或技術、栽培植物、馴化動物以及...... 我們自己

奴隸是國家存續的條件
城市死亡性居高不下
40萬年前 從剛開始被貓科動物吃 - 有了火以後的人類 - 開始吃貓科動物
被農莊馴化後,動物變溫和,人也變溫和,原本在自然生活的所有技術和身量都退步

二 地景塑造:農莊的綜合體

火 - 讓腦容量變大,用來消化的腸子變短
2000bc 淺人類世,2500萬人改變地球景觀

國家等於可徵收、度量的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便於收稅、管理人口,土裡的根莖植物不行
Mesopotamia 濕地,容易有食物。先有人才有灌溉系統。
文明的工作是消滅泥濘,把水和土分開,把濕地變良田
社會企盼定居生活非天經地義
獵人採集和農夫生活不是一刀切
農業+國家,定居只是一種生存策略

Out of Eden 逐出伊甸園其實就是 -> 5000 bc 開始種田

Domesticated Beings
動物性別二態性降低(羚羊不再需要大角)
馴養動物 -> 幼態延續 neotany,早進入成年期,更早生育,但保留少年型態,行為模式
大腦縮小,變溫順,一萬年中綿羊大腦容量少24%,雪貂30%,豬1/3,虹鱒大腦比野生小
情緒反應降低,不健康,飼養骯髒,容易傳染病
獵人採集知識更豐富,不用活動後臉變小,牙齒變小

農事曆法決定了儀式生活 

Adam Smith《Wealth of Nation 國富論》中談到分工合作
Alexis de Tocqueville 回“你對一個花20年時間安裝別針頭的人有何期待?”

智人務農
- 實用知識的窄化
- 飲食選擇的窄化
- 生活空間的窄化
- 儀式生活的窄化

三 人畜共患疾病:流行病學的典型風暴

1萬bc - 5000bc,五千年間人口400萬 - 500萬
500bc - 0年 人口變一億

獵人採集小孩之間差四歲,小孩少
延遲斷奶,服墮胎藥,忽視照管,殺嬰,青春期晚來,排卵不規則,更年期早
人、動物、植物(單一種植)都容易生病

四 早期國家的農業生態

國家等於複雜的階級化社會,勞力分工,有軍隊,圍牆,儀典中心
第一個城牆 3300bc - 3000bc:城牆不只為了防禦外侮,還防城牆裡的人逃走
一萬人,越來越多人在一起,為了水源
Climate Change  物質稀缺,結果大家都聚在資源多的地方,帶來城市化

風積土 和 沖積土(中國秦漢、黃河)
人口分散不利國家建立(平原)
上游 - 河道一致,穀物立國

小麥 大麥 稻米 小米 玉米
税:看得見,可分割,可估算,可存儲,可運輸,同步成熟的經濟作物
塊莖可在地底一兩年

集約化農業:不種田的是“蠻族“(吃生肉、不土葬),種田的是”自己人、文明”

群體可以確實在不同的維生實踐方式之間轉換,有時甚至混合不同方式,以致無法加以分類。我們也不應該忽略如下的可能性:維生的實踐方式經常是一種政治選擇、一種面對國家時所決定採取的關係結構。

“被人管理”意謂每一次的作為、每一次的交易都需聲明、登記、計算、付稅、蓋章、測量、編號、評估、請求許可、授權、警告、預防、改正、糾舉、懲罰” Pierre-Joseph Prudhon

國家就是一部專門紀錄、登記和測量的機器。

文字:可用資源清單,人口、土地、農作、牲口、庫存物質
500年後才(累積到)有文學神話詩君王......
2100 bc
Slave 确保足够人口
1600 - 1050 bc 商朝甲骨文
221 - 207 秦制度化

五 人口控制:束縛以及戰爭

老巴比倫法典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令逃亡者重返指定之居住地與工作崗位的辦法。
四處 - 包括非國家的都有奴役制度

Adam Hochschild 1800年的世界還有 3/4 人口都在奴役狀態中

希臘有 2/3 都是奴隸,高盧戰爭帶回100萬新奴隸。

不想“國民”逃走,找奴隸做粗重工作。女人和技工非常有用。

六 早期國家的脆弱性:因分解而崩潰

5000 - 7000 前國家狀態已有定居現象
每次國家崩潰都是一次去中心化
文明遺跡不過是中央集權的遺跡:石塊和瓦礫才有看頭。
3500 - 3200 bc 地中海貿易的烏魯克世界體系

人口、生病、傳染,戰爭將傳染病帶到其他地區。

166bc 羅馬,1/3 - 1/4 人口死亡(戰爭帶回的疾病)

環境,自然良田濫耕
森林濫伐造成洪水,黃河氾濫能死百萬人
土地鹽漬化

人民的福祉不應該和朝廷或國家中心的權利混為一談。早期國家愛的人民為逃避納稅、徵兵、時役和壓迫而放棄農耕生活與城市中心的例子不在少數。回到採集、畜牧避免了農勞和穀物稅,逃過流行病的肆虐,拿農奴受壓迫的身分換來更大自由以及隨意來去,還可避免在戰爭中捐軀。

Adams:遊牧民族與定居民族之間的連結是一條雙向道,兩邊的人會為因此所承受的環境與社會壓力而在那個連續地帶之中反覆來回。

七 野蠻人的黃金時代

1600 bc 大部分人都不在國家管制下。“Barbarian”只是便於忽視殺害奴役對方。

馴化與否

獵人採集/漁民/園藝種植者/刀耕火種者/牧民

對文明國家的最高境界是“變成納稅人”

最早的城牆 250 公里的“土地之牆”
蘇美國王蘇爾吉 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間蓋的牆,阻止蠻族,留住付稅者

其實一直和“蠻族”有貿易,也有進貢和反進貢,用錢買平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