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見》金英夏

(認同多數的傾向,恢復正常的傾向 - 平日幫助我們可以順利生活的大腦機制到了危險的時候卻會害了我們。)

#及時行樂與勿忘終有一死

2013年四月,在北韓不斷的連續威脅之下,我們還是能若無其事的生活,這令世界為之震驚。聽說有韓國的大學生因擔心福島的核輻射,所以不敢去日本旅行。對此日本人感到很驚訝,那他為什麼不害怕金正恩的核彈?我認識的一個居住在紐約哈林區的黑人老婆婆,她堅持不敢去墨西哥旅行,因為那裡犯罪太多,太危險。相反的,墨西哥的有錢人來紐約旅行時也不會倒哈林區來,他們覺得哈林區在白天也會發生槍戰,認為那裡時販毒集團的天堂。我去過很多次哈林區和墨西哥,但沒有發生任何事。我們因為認同多數和恢復正常的傾向,所以不管是在韓國或哈林區、日本或墨西哥都能泰然地生活,然後覺得其他的地方很危險。

我們會放大他人的危險,反之無視自己的危險,這就是人類。

#最難扮演的角色

“對人類而言,不存在另一個演戲的自己,演戲就是人類的本性。小時候玩辦家家酒,根本沒有人教,但大家都扮演起媽媽、爸爸、醫生和護士。人類原本就具備傑出的表演本性,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刻意去壓抑它的。我們壓抑著想成為別人的慾望,想扮演別人角色的慾望,進而變得社會化。表演喚醒了人們內心隱藏已久的慾望,和刻意壓抑的演戲本性,所以大家表演起來才會這麼興奮。”

......囚犯可以恬然詮釋《凱撒大帝》的角色,扮演著電影中的自己卻極為不自然......我們最難扮演的角色,正是我們自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各種樣子在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永遠找不到答案。再有,我們最難去詮釋的場面,正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二次元和三次元

“做夢的時候,我覺得那個夢是真的。因為那就是夢。我們讀小說的時候也覺得那是真的,但腦子的一個角落也很清楚那並不是真的。這種矛盾正是出自小說的本質。小說藝術是矛盾的,但我們有能力同時接受和相信它”《小說和小說家》Oren Pamu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