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From A to X》John Berger

不,愛妲,我已經忘了。我英文講得很好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時候,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過無論如何,我的確讓他里加的朋友笑了,他一次又一次,求我表演給他們看。


你在那裡待了很久嗎?

一直到他被暗殺。

暗殺!

我在游泳池等他,妮寧哈說,然後我聽到槍聲。我一直等,一直等,他一直沒出現。

然後?

我離開了。我只在那裡待了五天。

知道是誰殺了他嗎?

不知道。

我忽然對她火冒三丈,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對她大吼,我想我罵了她婊子。看得出來她一臉茫然。我知道我不太公平,但我無法控制怒氣。我開始搖她,用我的雙手用力搖她。我不是氣她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或是她和那個俄國人在里加飯店的行為,那是她自己的事。我氣的是她沒說的那些事,氣她的沈默。是那些沈默激怒了我。守口如瓶是美德,這毋庸置疑,而且常常是絕對必要的美德。但妮寧哈的沈默是源自於絕望。

她漸漸相信,人生是一場意外,不是誰故意要它發生。這樣想,比較容易保持緘默,比較容易收拾殘局,把剩下的部份胡亂拼湊一下,然後對其他部份不發一語,不發一語。不發一語!不發一語!

她掙開我,沒說半句話,甩門就走。我走到外面樓梯間,坐在最上面那階。她已經消失無蹤。我可以聽到桉樹在風中沙沙作響的聲音。我問自己為什麼會突然暴怒,是因為我懷疑自己也漸漸相信人生就是一場沒有人故意要它發生的意外嗎?我坐在那裡啜泣;為自己感到羞愧悲哀。


也許在時間的陰暗皺摺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我們手指的默默撫觸。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幸福的征途》Bertrand Russell

生命中只有競爭,實在太殘酷、太頑強、太多的咬緊牙關、太多的苦心孤詣,以至於無法建立生命延續的基礎,最多只能延續一兩代。一兩代之後,它只會製造精神衰退,不同種類的逃避症狀,以及追求像工作一樣緊繃、一樣困難的樂趣(因為放鬆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最終所有此類的人都消失殆盡,因為已無能再製造新的生命。競爭觀不但毒害了工作,也毒害了休閒。那種安靜且可紓緩神經的休閒讓人覺得無趣。競爭的腳步越來越快,最終只有藥物和徹底的崩解才能結束這局面。治療的方法是:承認合理和安靜的享受,是生命理想平衡的一部分。


人生有中年,也有老年。二十歲的年輕人認為人生三十就結束。我現在五十八歲了,可不能那麼想。也許揮霍掉一個人的生命和花掉一個人的財產同樣不明智。也許無聊本就是生命無可避免的一部分。想要擺脫無聊是很正常的,任誰如果有機會都想擺脫。當美洲原住民第一次從白人那邊嚐到酒的味道時,他們發現終於有個辦法可以擺脫古來的單調,除非政府干涉,他們會喝到爛醉如泥。戰爭、屠殺、迫害都是人想出來擺脫無聊的方式,就連和鄰居爭吵也比什麼都沒有好。對於道德家來說,無聊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人類一半的罪惡都是從害怕無聊而起。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國宴與家宴》王宣一

母親過世後出殯那天,我們並未依習俗到廟裡擺素席,而是所有臨終時陪在她身邊的子孫們,聯手做了一場家宴,將母親宴席中常見的菜餚一一做出來,和阿姨、姨父及表哥等家人,大家坐在家裡的餐桌上一邊聊天,回憶父母親的種種,一邊吃菜喝酒。那天,酒量稱得上都還不錯的我們,幾乎都有些醉了,但我們談笑如常,就像她的菜色,所有深沈的悲痛,都像那只不起眼的茄子,深藏不露,以家常的姿態呈現出來。可是我們都知道,母親風華一時的國宴家宴隨著她的故去,再也不會原味重現。

《酩酊》Caroline Knapp

山姆是很好的酒友,因為他酒量很大但不喝醉。他能和你一杯杯拼酒,若你想多喝,他絕不阻止,但他從不喝醉。他在你喝醉時,總能負起照顧你的責任送你回家。他是很好的酒友,因為他總是遲到;這意味著當我們下班後在酒吧見面,在他抵達前,我能先喝一兩杯。在輕啜著酒的同事我覺得煩惱消散,我開始自覺高貴、平靜而有安全感。一名漂亮年輕女人坐在靠窗桌邊,一邊吃酒食一邊等她朋友。

我們一起喝酒時,我的時間感會改變。山姆來以後,頭二三十分鐘我們會略感不自然,時間彷彿過得很慢,但一旦我們開始縱酒暢談,你知道,兩三個小時一會兒就過去,我們談家庭、談心理治療、談工作、無所不談,我覺得自在極了,我們是真正地在一起,真正地彼此訴說、傾聽。

我愛那些時刻,彷彿這世界只剩下基本元素:我、山姆、和桌上的兩杯酒,其他一切都只是背景音樂。喝酒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溝通情感方式,不但最好,而且最快、最簡單。這種感覺很舒服,我變成一個隨和、強壯的人,彷彿從裡到外受到一層溫暖酒盔甲的保護。

毫無疑問,這感覺是酒帶來的。多年前我從看我爸爸喝馬丁尼,便知道酒有這種功效;多年後,我在像麗池這般地方學習將自己投入同樣的神秘,將自己倒入酒吧,將我的情緒倒在他人身上,將我所有積鬱都傾瀉出。令人驚異的是酒之有效,酒之能輕易開啓你的幸福感,酒之神奇 - 神奇!酒瓶打開,橋便出現。

著可能是酒對酒鬼最深入、最普遍的一項吸引。酒能產生一種與他人的連結感,酒能痲痹社會焦慮、稀釋孤立感,給你一種接近世界的感覺。你困在自己皮膚和思想裡,你喝酒,你獲得釋放,就是這樣。一杯酒,橋 - 在清醒的敏感狀態裡不易捕捉到的橋 - 便出現,等你來度。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模範青年》阿乙

模範青年

他的長相也會輕微灼傷我們。我們會從他細嫩的皮膚、倒三角的肩背想到我們很少涉及的牛肉和牛奶。他有一管高挺的鼻子,燈光在鼻尖和唇角一塊製造出美術般神秘的陰影,使他看起來像古希臘雕塑。他既不抽煙,也不喝酒,無論怎麼撩撥,都保持一種不得罪人的微笑。我們決定以後再不找他了。

閣樓

可是,孩兒一過哺乳期,朱丹又呆滯起來。不但呆滯,還加了驚恐。有時坐著坐著,突然中蠱,摀著胸大口喘氣,額頭出許多汗。“丹丹你怎麼了?“ 朱丹卻是站起,抓過包要走。“你去幹什麼?”母親問。

“回家。”

“這不是你家嗎?”

她猛然站住。

“你這是怎麼了?”

“我快要死了,”她焦躁的說,隨即又補充:“死不了的,你看,只是突然有點不舒服。”

這症狀每隔幾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幾次。母親盤問不出來,失了眠,便幻聽到樓上有男性腳步聲,來回走幾趟消失了。



又過去兩年,風平浪靜。母親吃了往日好用強的虧,在老年生活中落了單,被一個練功團隊召去,每日傍晚大力鼓掌。一日用力過猛,頓悟,這世道原來是吃人世道,從此便難清醒。她又偏偏是無神論出身,因此能在表象上自控,一時使外人不能察覺。只是那瘋癲像肥肉,時常勾引著她心甘情願地走,一不朝前走,便如萬蟻鑽心。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生火

一團火
屋子裡的火
髒了的衣服 舊了的書 寫滿的紙頭
燒了
燉著湯鍋
跳著的兔子 情人的手
碎的剁的香料

鍋裡的 鍋外的
留下的 化灰的
不要丟錯。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鳥看見我了》阿乙

意外殺人事件

他心裡有個陰險的秘密,就是像搬運工將最後幾件貨物亂拋亂丟,小學生將最後幾個生字亂寫亂畫,他要將剩下的生命在這裡胡亂消耗掉。他拉開閘,讓烈酒燃燒內臟,濕氣像毒針一樣鑽進脊椎,他發明了這個笨拙的自殺辦法,在四十二歲駝背,咳喘,白髮蒼蒼。

巴哈

女人跟蹤到第八次時,興趣索然。她沒有跟上去,她去農業銀行排隊,大約一小時後輪到她了,她把存摺塞進去,說:今天是十五號,我想知道工資打到帳裡沒有?儲蓄員把存摺放進印表機裡,出來後顯示巴禮柯本月的退休工資一分不少地打了進來。生活就這樣了,人會變得不可思議,錢不會。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酒徒》劉以鬯

銅鑼灣的燈。紅的。綠的。於是想起一則虛構的故事:一個潦倒的文人忽然被一個有錢的姨太太愛上了。他似乎獲得了一切,很快樂。這快樂等於肥皂泡,因為他已失去一切。香港人的快樂都是紙紮的;但是大家都願意將紙紮的愛情當作真實。上帝住在什麼地方,那被人稱作地獄的所在何以會有這麼多的笑聲?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On the Move》Oliver Sacks

My Mother, a surgeon and anatomist, while accepting that I was too clumsy to follow in her footsteps as a surgeon, expected me at least to excel in anatomy at Oxford.  We dissected bodies and attended lectures and, a couple of years later, had to sit for a final anatomy exam.  When the results were posted, I saw that I was ranked one from bottom in the class.  I dreaded my mother's reaction and decided that, in the circumstances, a few drinks were called for.  I made my way to a favorite pub, the White Horse in Broad Street, where I drank four or five pints of hard cider - stronger than most beer and cheaper too.

Rolling out of the While Horse, liquored up, I was seized by a mad and impudent idea.  I would try to compensate for my abysmal performance in the anatomy finals by having a go at a very prestigious university price - the Theodore Williams Scholarship in Human Anatomy.  The exam had already started, but I lurched in, drunkenly bold, sat down at a vacant desk, and looked at the exam paper.

There were seven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 pounced on one ("Does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impl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wrote nonstop for two hours on the subject, bringing in whatever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knowledge I could muster to flesh out the discussion.  Then I left, an hour before the exam ended, ignoring the other six questions.

The results were in The Times that weekend; I, Oliver Wolf Sacks, had won the prize.  Everyone was dumbfounded.

-

"Travel now by all means - if you have the time.  But travel the right way, the way I travel.  I am always reading and thinking of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a place.  I see its people in terms of these, placed in the social framework of time and space.  Take the prairies, for example; you are wasting your time visiting these unless you know the saga of the homesteaders, the influence of law and religion at different times, the economic problems, the difficult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successive mineral finds."

-

Those early morning rides were about feeling intensely alive, feeling the air on one's face, the wind on one's body, in a way only given to motorcycle riders.  Those morning have an almost intolerable sweetness in memory, and nostalgic images of them are instantly provoked by the smell of eucalyptus.

-

Sunday Migrant

Another patient at the headache clinic was a young mathematician who also had Sunday migraines.  He would start to get nervous and irritable on Wednesday, and this would become worse by Thursday; by Friday, he could not work.  On Saturday he felt tormented, and on Sunday he would have a terrible migraine.  But then, towards the afternoon, the migraine would melt away.  Sometimes as a migraine disappears, the person may break out in a gentle sweat or pass pints of pale urine; it is almost as if there is a catharsis at both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levels.  As the migraine and the tension drained out of this man, he would feel himself refreshed and renewed, calm and creative, and on Sunday evening, Monday and Tuesday he did highly original work in mathematics.  Then he would start getting irritable again.

When I gave this man medication and cured him of his migraines, I also cured him of his mathematics, disrupting this strange weekly cycle of illness and misery followed by a transcendent sort of health and creativity.

-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have same disease, colour blind, sleeping syndrome.

-

Early in the summer of 1994, I was adopted by a stray cat.  I got back from the city one evening, and there she was, sitting sedately on my porch.  I went into the house and brought out a saucer of milk; she lapped thirstily.  Then she looked at me, a look that said, "Thanks, buddy, but I'm hungry, too."

... it was only when I had settled myself on the sofa by the window that the cat, lying parallel to me, now started to eat her supper as I ate mine.  So we ate together, in synchrony.  I found this ritual, which was to be repeated every evening, remarkable.  I think we both had a feeling of companionship - which one might expect with a dog but rarely with cat.  The cat liked to be with me; she would even, after a few days, walk down to the beach with me and sit next to me on a bench there.

-

However much the actors immerse themselves, identify, they are merely playing the part of a patient; Lillian has to be one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They can slip out of their roles, she cannot.  How does she feel about this? (How do I feel about Robin playing me? A temporary role for him, but lifelong for me.)

As Bob is wheeled i and takes up the frozen, dystonic posture of Leonard L., Lillian T., herself frozen, cocks and alert and critical eye.  How does Bob, acting frozen, feel about Lillian, scarcely a yard away, actually so?  And how does she, actually so, feel about him,, acting so?  She has just given me a wink, and a barely perceptible thumbs-up sign, meaning, "He's okay-he's got it! He really knows what it's like."

-

There were families he had treated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and he sometimes startled a young patient by saying, "Your great-grandfather had a very similar problem in 1919."  He knew the human, the inward side of his patients no less than their bodies and felt he could not treat one without the other.  (Indeed, it was often remarked that he knew the insides of his patients' refrigerators as well as the insides of their bodies.)

-

Mind map.  When brain damage can forget the link between things but the memory might still be there.  They might not answer the question but will make accurate answer when guess. (where was the president killed)

-

I had read proofs of Billy's book The Anatomist and admired it.  I wrote to him and suggested that we might meet if he found himself on the East Coast (which he did, on a visit to New York in September of 2008). I liked his thinking, which was both serious and playful, his sensitivity to the feelings of others, and his combination of forthrightness and delicacy.  It was a new experience for me to lie quietly in someone's arms and talk, or listen to music, or be silent, together.  We learned to cook and eat proper meals together; I had more or less lived on cereal up to this point, or sardines, which I would eat out of the tin, standing up, in thirty seconds.  We started to go out together - sometimes to concerts (which I favored), sometimes to art galleries (which he favored), and often to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which I had traipsed around, alone, for more than forty years.  And we started to travel together: to my city, London, where I introduced him to friends and family; to his city, San Francisco, where he has many friends; and to Iceland, for which we both have a passion.

We often swim together, at home or aboard.  We sometimes read our works in progress to each other, but mostly, like any other couple, we talk about what we are reading, we watch old movies on television, we watch the sunset together or share sandwich for lunch.  We have a tranquil, many-dimensional sharing of lives - a great an unexpected gift in my old age, after a lifetime of keeping at a distance.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Power, Sex, Suicide: Mitochondria and the Meaning of Life》Nick Lane

貝德福德扁形蟲這種海扁蟲會在交配時投入精子戰爭,從牠們身上就可以看到狀況會有多棘手。牠們擁有兩條陰莖,並會利用它們來“鬥劍”,試圖將牠們德精子沾到彼此身上,同時避免讓自己受精。牠們射出的精子會將接受者的表皮燒穿一個洞,這個洞有時大到足以將失敗的接受者撕成兩半。問題在於,扁蟲都想要當雄性。按照定義,雌性必然會對後代付出較多的投資,這就表示如果個體能成功地讓其他個體受精,並避免讓自己受精,牠就能傳下較多的基因。這就等於自由地到處散播精子,但卻不必懷孕。佛洛依德說的陽具羨妒不只是心理學而已。根據比利時演化學家米契爾斯所言,通常全體物種都會採用雄性的生殖策略,也就是散播精子,因此才會出現用陽具鬥劍的扁蟲這種怪異的交配衝突。區分出不同的性別便提供了一條活路,讓生物得以脫離這個陷阱。雌性和雄性對於何時交配,跟誰交配,都有自己的想法;雄性往往會比較積極,雌性則是比較挑剔。結局是一場演化的軍武競賽,而任一性別都會影響另一方的適應性改變,防制一些較荒誕的交配策略。根據經驗法則,如果找到交配對象的機會很小時,雌雄同體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順利運作,例如在密度低,或是固著不動的群組裡(這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植物都是雌雄同體),而兩性分立則會在高密度或是機動性強的族群裡發展起來。

《遇見》劉梓潔

小芝

我終於知道,認識小芝之後,在她身上感覺到的那種不對勁是什麼。好比我去郵局被白目女插隊,去洗頭被激動妹把水沖進耳朵,我都會想,我前世踩斷過你鞋跟吧,我偷過你家水果攤上的一顆大梨吧。法國小說家韋勒貝克的《情色渡假村》裡,男主角的老爸跟北非女傭搞上了,因而被這年輕女孩的哥哥打爆頭。再次見到這女傭時,韋勒貝克寫道:「她熟識我父親的性器,這讓我們之間產生勒有點不太適當的親近。」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Jared Diamond

由於國家人口龐大,大多數的人都不相識。即使是像吐瓦魯這種只有一萬人的小國,人民也不可能認識全國所有的人,至於人口多達十四億的中國更不用說了。因此,國家需要警察、法律、道德規範使境內人民不會因為陌生而經常捲入打鬥。由於在小型社會人人彼此認識,毋需設立警察、法律和道德規範對陌生人友好。


最後,一旦一個社會已發展到一萬人以上,如有重大決策,不可能把每一個人找來,讓大家坐著面對面商量,或者使人人都得以發表意見。人口數目龐大則需要領袖才能做決定,也需要管理者來執行決定,再由官僚來監督決策和法律的執行。或許有些讀者是無政府主義者,嚮往沒有國家或政府管制、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這樣的夢是不切實際的:你必須尋找一個願意接納你的隊群或部落。由於隊群或部落裡的人都互相認識,便不需要國王、總統和官僚。

...... 關於國家,我們最熟悉的一個特徵就是不平等,以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而言,並非人人平等,即使是最講求平等的北歐民主政體也不例外。這也難怪,任何國家制訂法律規章的政治領導人都是少數人,絕大多數的平民只能服從。人民的經濟角色也大不相同(如農民、工友、律師、政治人物、店員等),有一些人賺的錢就是比其他人來得多,有些人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到目前為止,已有不少人試圖消除社會不平等,如馬克斯就揭櫫共產主義的理想,提倡生產與分配皆“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這些人還是無法消弭人類社會的不平等。

在農業興起、人類社會得以大量生產糧食之前(公元前九千年左右),國家是不存在的。只有糧食大量生產,能夠餵養龐大的人口,而且人口需要一個權利核心來治理,國家才漸漸生成。人類史上第一個國家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四百年左右出現在肥沃月灣,在之後的一千年,國家也陸續出現在中國、墨西哥、安地斯山區、馬達加斯加等地區。到今天,展開世界地圖,你會發現除了南極,整個地球就像拼圖一樣,由大大小小的國家組成。即使是南極,目前也有七個國家對這個冰封萬年、杳無人跡的大陸提出主權要求。


Elman Service

隊群/社群 Band 大家族,幾個有親緣關係的家族(11000年)Hunter gatherer

部落 Tribe 百人。幾十個家庭,分屬氏族,互相聯姻。農夫、畜牧、或一起。或自然資源特別豐富。(13000年)

酋邦 Chiefdom 千人。經濟分工,可儲存糧食,餵養不事農工的人口。有共同的意識形態、政治和宗教認同來辨稱你我。Redistributive Economy 重分配經濟。

國家 State 萬人。人口增多、中央極權、科技和武器進步可以征服傳統社群。


在第一次接觸時,新幾內亞人仔細觀察歐洲人的行為,以及他們遺留在營地的東西,找尋證據,以判定他們到底是人、是神,還是鬼。新幾內亞人發現了兩件事,終於相信那些歐洲人是人:一是他們留在營地茅坑的糞便,看起來就跟一般人的大便一樣;另一是根據獻給歐洲人洩欲的新幾內亞少女所云,歐洲男人的性器與新幾內亞男人無異,性交的方式也差不多。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Deidre Bair on Anaia Nin

[Anaïs] would set up these elaborate façades in Los Angeles and in New York, but it became so complicated that she had to create something she called the lie box. She had this absolutely enormous purse and in the purse she had two sets of checkbooks. One said Anaïs Guiler for New York and another said Anaïs Pole for Los Angeles. She had prescription bottles from California doctors and New York doctors with the two different names. And she had a collection of file cards. And she said, "I tell so many lies I have to write them down and keep them in the lie box so I can keep them straight."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墨環》鄒靜之

讀《京劇談往錄》,許多文章中提到梅蘭芳早年眼睛近視,後來養了鴿子,每每那雙眼睛被鴿翅帶至藍天白雲。後來眼睛就好了,上台亮相,目光叩人心扉。

我想這麼好的治近視祕方,並未被人重視,不見電視廣告、報紙廣告、《衛生與生活》登出。原因或有多種:先是眼鏡公司反對,再者眼科大夫反對,眼藥廠反對,還有就是市容管理部門反對(那麼多近視都養鴿子,估計就見不到太陽了)。因有這麼多的反對,這祕方就不會流行起來。若真要一試也不必太急,先去信鴿協會諮詢一下,所有會員是否均不戴眼鏡,如確實,不妨一試,或真可變成千里眼,也未可知。

我沒有眼病,也不近視,不知是否與小時養過鴿子有關。我不是很正式的養鴿子,前後兩次都是因同院小孩的家裡不讓養,才拿到我們家來的。第一次是兩只點子,就是全身白,頭上有一黑點的那種。我把它倆裝在一木箱裡,放在陽台上,偷抓了紅豆、綠豆來餵它們。那只雄鴿總是在叫,看書上形容鴿子叫總是“咕......咕“,其實沒這麼單純,應該更複雜更粗壯些。鴿子來到生地方要先蹲房,待熟悉了四周情況才能放飛。我就讓它們在陽台上活動,走來走去,極討好地對待它們,餵水,洗澡。一星期後,去樓下放,那只母鴿在樓頂盤旋了一圈,而後落在對面的樓頂上,靜靜站立,沒有一點兒回家的意思。我急忙跑回家,拿著那只捆了翅膀的雄鴿來回晃動,想引母鴿回巢。母鴿視而不見,到了下午仍舊沒有回來的意思。我甚至連中午飯也沒吃,一直等到她回來。想來想去不知她有什麼不滿意的,竟對這個新家,這個老丈夫沒有一絲留戀。

最擔心的事兒出現了,頭頂飛來一群鴿子,有二十多只,戴著哨,像一支威武的艦隊。那只母鴿像看到來接她的儀仗般,悠悠而起,被那群鴿子三裡兩裡就帶走了。這等鴿子,竟如那水性楊花的女人一般,管自私奔了。

我終於結束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失敗的放飛,我很快又接收了一對墨環。是那種渾身白、脖子有一圈黒的鴿子。這是一對小鴿子,驚恐、單薄,叫聲還是“吱...... 吱”的,很可愛。我們怕弄髒了牠的羽毛,總是戴著手套抓牠。用嘴嚼爛了綠豆,讓牠們的小嘴在我們嘴裡吃食。那種疼愛,動人極了。

鴿子大了點,拿下樓去,一放它就飛回來,再拿遠點一放,又飛回來了。每次放鴿子,都有一群小孩兒跟著,很隆重很出風頭的感覺。其實,最遠也只拿出去過一千多米,這是最不怎樣的了,可是我們還是很高興。

鴿子養了有半年後,送我鴿子的拿小孩要去陝北插隊,有天他找我說想把那兩只鴿子賣了,他缺錢(他父母被關起來了,說是特嫌)。我半天沒說什麼,誰知會賣給什麼樣的人,墨環像兩個單純的兄妹,如果賣個一個老油條,再轉賣,把牠們的翅膀都拔了,不給吃飯,用髒手抓牠們,牠們會怎麼想。

他說他要買一雙回力排球鞋,臨走送給他弟弟。他弟弟就一人在北京了,他想留點東西。還有什麼好說呢!我上樓把兩只鴿子抓了下來,用兩塊手絹把牠們綁好。那鴿子還在伸嘴往我的嘴邊搆,牠們不知道要分離了,被賣給別的人。我嚼了好多綠豆,嘴對嘴地餵給了牠們倆。我哭了,但小鴿子不知道這些。

我囑咐那夥伴,別把牠們賣給倒鴿子的,最好賣給小孩。他想讓我跟他一起去,我沒去。

鴿子說是賣給了一個跟我們差不多的孩子,賣了七塊錢。還不能給他弟買一雙鞋,我們倆又各自找了點兒牙膏皮、書什麼的,終於把錢湊夠了。

他走那天,在火車站和他弟弟哭得很傷心,使我幾天來想墨環的心,緩解了。

沒有鴿子的陽台,像一個失去了嬰兒的搖籃,空空地停著。地上偶能發現牠留下的一根羽毛,看久了會變成一只盯著你看的小紅眼鏡。我決心再也不養鴿子了,牠們太牽動人心。

過了有一個月。一天下午,有個小孩突然跑來告訴我,“樓頂上有隻鴿子,像是你的墨環。”我趕忙跑到陽台上,抬頭一看,真是我的墨環,身上很髒,疲憊地看著我。

我趕緊叫牠,牠艱難地抬起翅膀,落進我的懷裡。牠薄得像一張紙,身體不停地抖動著,翅膀上有血,牠的前胸,嗉子被汽槍打開了個洞。我忍不住了,我不知道牠是怎麼回來的,我把牠放下時,牠慢慢地走回那只木箱,靜靜地閉起眼睛。

我真怕牠會死去,馬上找來了紅藥水,針線,把脖子上的洞縫上了。然後,給牠喝了加白糖的水;用嘴嚼爛了紅豆餵牠。牠吃了幾口,然後,很累地閉上眼睛。

飛回來的這只是雄鴿,我不知那只母鴿是死是活,從雄鴿的身上我能看到,那賣鴿子的人拔過牠的翅膀,在牠逃飛後曾用槍打過牠。牠帶著傷在這個巨大的城市找了四五天,沒有吃喝,被雨水澆,在最後的時刻才找到家。

我沒有辦法再把那只小母鴿找回來,讓我們三個再去過最初的生活。雄鴿一天天好起來,有一天牠終於又叫了。牠開始單獨地飛出去,有時一上午都見不到牠的蹤影,我不能跟隨牠,我想牠可能去尋找那只小母鴿了。

轉眼,我要去北大荒,我不知怎樣來安置墨環。我不能再把牠賣了,也不願把牠送人,家裡又沒有人能養牠,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我想把牠帶走,又一想:這一去漂泊不定,又怎能保護住一只鴿子呢?我希望墨環能找到一種牠喜歡的生活,飛走吧!去喜歡的地方別回來了。牠還是每天出去很久,然後,總要回來。

真要走了,我沒有安置牠的辦法,就買了一盆玉米粒放在陽台上,然後,打了一桶水擱在旁邊,讓牠自己生存吧。那時我父親被關著,我不能再把一只鴿子交代給原本很傷心的母親。

一去一年半,再回北京,鴿子已沒有了,那些玉米還有很多,母親說:“你走了不久,鴿子就沒再回來,牠像在到處找你。”

《駱小蘭》鄒靜之

駱小蘭的母親叫鄔德芳,爸爸叫駱熊,駱熊不是她的親爸爸。她沒生出來時,親爸爸就被鎮壓了。她一九五二年出生,和我同年。也就是說一九五一年(解放兩年後)她親爸爸還沒有被挖出來,還可以晚上和她媽媽同睡。那樣的日子也許很勉強,也許是那個人暫時忘記現實的一種方法。她是這方法的結果。駱小蘭生命是從那一夜開始的,駱小蘭的憂鬱,在那一夜之前。

她媽媽嫁給駱熊的時候,駱熊大學剛剛畢業。設計院裡很多人都勸過駱熊,幹嘛娶一個有問題(或說有污點)、又有孩子的女人。駱熊沒有聽那些人的話,他娶了鄔德芳。鄔德芳德自信心從那一天開始恢復。她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有人愛,一個新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很結實的男人,娶她了。駱小蘭從那一天就開始姓駱了。

駱小蘭和我同班,她驚恐,敏感,有時讓人特別不好受。她進樓區的時候,總是貼著樓邊低著頭走,像怕引起人的注意。她從小學一年級就有了我們全班小孩身上加在一起的沈默和孤寂。在一群小孩中她的孤寂像針一樣,只要碰到了就疼。

鄔德芳和駱熊像是關係很好,晚上吃完飯了一起出來散步。那時我能想像出駱小蘭一個人在家裡,在二十五支光的燈下,看著她同母異父的妹妹的樣子。她像她妹妹那樣小的時候,是不是有人告訴過她:“你爸爸是壞蛋,被槍斃了。”肯定有這樣的一個人告訴過她,那句話要經過什麼樣的體會,才能被她小小的心接受。

駱熊娶她媽媽時,她快六歲了。駱熊在這之前和她媽媽出去約會(那時中山公園一到週六晚上就有遊園舞會),她是不是一個人在家裡呆過,她怎麼在家裡呆著呢 - 在門窗鎖好的房間裡,她一定會整夜地自言自語,對著牆上的影子說話,對一盤剩菜說話,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也許她什麼也不說,她看一本小人書,一遍一遍地看,等她媽回來。她坐在床沿上的腿夠不著地,她看小人書時,頭低著,她一直聽著走廊上的腳步聲。

鄔德芳其實特別喜歡她,這從我們一起下鄉後可以看出來。想想最初她與駱熊好起來的時候,她總要把心從駱小蘭那兒分出來吧。我不知道那是怎麼樣的,如果有在月光下親吻的情景,她也許要想起兩個人,一個是死了的前夫,一個是獨自在家裡的女兒。她這種不經意的對愛的分心,也許更使駱熊迷戀吧。

我看見駱小蘭放下作業去廚房切菜的那天,我也看見了她難得的一次笑。她站在一個小凳子上,拿著一把刀切白菜,切菜的聲音從她的手下傳出來,宏大而別有心情。她就是那時衝上來,爐上的水壺在響,這些都是她做的。我想不出她第一次做這些時是幾歲,是鄔德芳還是駱熊讓她這樣做的,不會是她自己要做的吧...... 菜切好了,她從板凳上下來,把開水灌進暖瓶。

在對駱熊的這個問題上,我和我爸爸看法不一樣,他認為駱熊太詩意了,我沒有這種看法。我先是有一點不理解,後來再想,一個男人到了鄔德芳和駱小蘭身邊就不應該走開。娶一個女人時,把她的傷口也娶過來是最好的了,一個沒有傷口的女人娶起來沒什麼意思,林妹妹可愛是因為她比寶釵讓人同情,能生出那種憐愛之心。

駱小蘭看護她同母異父的妹妹時,眼睛裡不是親切,是悠遠。我總覺得那是她死去父親和她的目光的綜合。鄔德芳嫁給駱熊後她一定會發現駱小蘭的目光中那種親切和依戀在減少(目光不會做假,除非你願意受騙)。一個人的親切無處擱置的時候,她讓我們看到的是孤單。如果有幸福一說的話,那就是它有更多地擺放親切目光的機會和對象。駱小蘭一個也沒有,那時我真不知道有什麼樣的方法能改變她的樣子。

那時我還小,不會想到愛什麼的,但我有擁抱她的心情,我想如果我是個爺爺或父親的話,我一定要這麼做。一個男人應該這樣,一個讓他心痛的女人應該是愛的對象。我後來非常敬重駱熊,他在院子裡獨往獨來的身影讓我感覺到了悲天憫人的男子氣。

駱小蘭到北大荒沒有多久就病退回北京了,她得了腎炎,和她媽媽一樣的病。她媽媽在她回來沒有幾天就死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那之後她在世上一個親人也沒有了。

聽說她把弟弟妹妹都給帶大了,駱熊待她很好,也很隔膜。

一九七三年後九再也沒見到過她,如果正常的話,她該結婚生子了,一定有幸福的機會。

《深刻》鄒靜之

那時我手頭的確有活兒,正在往一支彈弓槍上纏漆包線,我在一個月之前就得到了一副汽車內胎的皮條,我想做一支好彈弓槍。蓖麻都長成了,用蓖麻稈做子彈,打起人來特別疼。我對把人打疼和自己被人打疼都有嚮往。

陳占來時,我正忙著。他來了,拿了兩種筆和一沓紙。他幾天之中變得像一個倒楣的中年人,整天與報紙和廣播密切起來了。

他都說我都寫了四次了,但還說不深刻,我實在不知道什麼叫深刻。

我知道他的意思,想讓我幫他寫檢查,但我更想把那支槍做完了。我一句也沒提到他那隻公雞的事兒,是他說的,他說只要檢查通過了,就把那隻公雞給我。

其實當時我很猶豫,我想在傍晚拿著彈弓槍到院子裡去玩。時間並不那麼富餘,你們知道,一只好槍會給大家都帶來興奮。我同意來解釋深刻這個詞,是因為我是這個院子裡真正寫過檢查的小孩,我知道大人們說的深刻是什麼,我沒法拒絕陳占。

在寫之前,就用什麼筆我們倆討論了一下。我說用鉛筆打草稿,由我寫,然後,用鋼筆抄一遍,由他抄。

我先問他什麼出身。他說,職員。我說不行,還有沒有更壞點的,比如爺爺、奶奶是地主或資本家。他說不是,是普通農民。我說不行,要深刻。他說那就寫地主吧。我寫了,“我出身於萬惡的地主階級,身上烙有深深的剝削階級的烙印。”我是用這一句話開頭的,這幾乎是我寫過的所有檢討的開頭。

你們知道,他是因為看了黃書《三個火槍手》被整的,那就必須從複雜的思想這方面著手。我問他是否看過父母接吻、姊姊洗澡這樣的事兒。他說沒有,他說你知道我沒姊姊。我說那從幾年級就愛上女同學了。他說,沒愛過女同學,跟女孩子沒說過什麼話。我說不行,這麼寫沒法深刻。他想了一會兒說,在四年級的下學期,袁麗麗坐在他前邊,他總是看見她脖子上的汗毛。他說你不知道袁麗麗身上有股花露水的味道。有一天他看著那些汗毛。他說你不知道袁麗麗身上有股花露水的香味。有一天他看著那些汗毛,情不自禁地吹了一下,袁麗麗回頭了,他以為她會生氣。沒有。只是問了他一句,幹嘛?從那以後,他就沒敢再吹。

你們說,這麼件事如果寫進檢查中,會給人深刻印象嗎?我覺得他根本就不懂檢查是什麼,更不懂深刻了。我並不是為了那只洛克公雞,從心裡說,我是想告訴他這麼寫不行,我想告訴他大人所說的深刻是什麼。

我把自己在五年級下學期幹的一件事,借給了他,我借給他時,有點捨不得。你們知道,弄不清什麼時候你又得寫份檢查,這種事在檢查中是有力量的,它們才是深刻。

你們可能認為,把一樁劣跡借給別人,是幹壞事,但我從來不這麼想。一個人必須有所儲存,好事壞事都得儲存,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你們肯定也都發過言,談過思想。什麼是思想,在我來看就是把壞事和好事用相應的比例調配出來,端給別人看。思想不是隱密的,也不必特別真實,但要做到可信。可信的作料是壞事,不是好事,在你的思想中加的壞事越多越可信,這分寸很難把握。當一個大人問你要深刻時,你就要多加一些壞事,不是那種尋常的壞事,要有想像力,能夠刺激他,讓他覺得新鮮,就是咱們學寫作文時說的奇思妙想。對!這東西像塊石頭,不太大,不能傷害你什麼,但要準,要打中,你知道那股勁。

我借給他的那件事兒是我小學五年級時的經歷,但我換了他和袁麗麗的名字。我這麼寫的:我在上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個夏天,班裡大掃除。我去院外倒髒土,從一樓看到了二樓擦玻璃的袁麗麗,我從她裙子下邊看見了她給穿的粉紅色的內褲(對,我用了內褲這個詞,我覺得褲衩給人的感覺缺乏力量)。我後來借掃土的理由,在一樓來回走了幾趟,每次都看見她的內褲。這是我複雜思想的一次大暴露,如果說第一次是偶然的正常行為,那麼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故意的流氓行為。

我這麼寫完後,看出他非常不情願。說心裡話他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深刻,他如果不這麼寫的話,檢查十次八次都不會通過。

我勸了他,我說沒有一個人會把這個檢查中的“我”當成自己。你應該這麼想 - 這是一個他們要求的人,他們和他們的準則需要一個這樣的人,這個人暫時需要你來提供。你用一些作料拼湊一盤菜,端給他們,讓他們吃下去,讓他們把你打發走。一個人真寫檢查時,要帶著階級感情,把自己當另外一個人來罵,要罵得充滿激情。這就是深刻,你必須過這一關,否則你很難在今後的生活中平靜下來。

其實,我自己為自己寫的檢查,比他的語氣要更厲害一些,我不在乎。你必須與讀檢查的人有個默契,你該表示出尊重他們,服從他們。你隨時準備撅起屁股來讓他們踢。這樣的你並不比誰低,當他們覺得你寫得深刻了時,你心裡一定會罵:你群大傻X。我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這不是一個荊軻的時代,我們比的是智力。

我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那樣,我覺得這些新上來的讀檢查的人過於認真了。他們何必根據一個小孩的話就判斷他的父親欺騙了組織,隱瞞了家庭成份。他們遠離了讀《三個火槍手》這件事,他們也拋開了最初對深刻的要求。他們接到一種態度就該收兵的,這些人比我遇到的那群要傻多了。

他是昨天下午跳的樓吧?三樓,腿摔折了。這是為深刻付出的代價,我明天會抱著那隻公雞去看他。你們大家別這樣看我,這不是我的錯。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風中沙礫》鄒靜之

房勇的公雞

“等等,咱們看看大人們碰見他是什麼表情,我想看看他們狂呼亂叫。你知道管自殺的人叫什麼嗎,叫自絕於人民,那次馮連松媽死時,有一個眼鏡就是這麼對著死屍喊的。我覺得死人也能聽見,但她不在乎了。對一個不在乎的人,你什麼辦法也沒有。可我覺得沒必要死,一個人不知道疼了,就沒了意思。我愛在摔破的地方抹細鹽麵,那鹽被疼給吃了,一下一下的你忍過去以後,特別舒服。”

語錄時代的顆粒

天津知識青年王廣福給我的同學馮麗寫了一封信。他說如果你同意,就在明天的食堂裡見,我會說:“今天天氣真好啊!”你就回:“我是北京知識青年。”如果你不同意就別回。

第二天,王廣福打完飯不走,等馮麗也打完飯,他看著窗說:“今天天氣真好啊!”馮麗同宿舍的八個女生一起說:“我是北京知識青年。”

王廣福那頓飯沒吃。

王廣福後來到北安去自殺的,他用刀子捅了自己三刀,沒死。大家都覺得這可能跟馮麗的玩笑有關。那些女生沒這麼想,王廣福回來時,她們都探家走了。


聽一次法多

在去科英布拉的高速公路上,他的歌聲一直瀰漫在秋天的風景中。我因為他的歌聲而記起了很多東西,但沒有夢中的四十二號那麼遠,人在清醒時是走不出多遠的。



那天下午我如那朋友般,開始問自己 - 一妙齡女郎會向什麼樣的人打聽洗手間,又不會向什麼樣的人打聽。這問題也許很大,要很多理論來支持,不過我實在於理論一宗,內心襤褸得緊,想很久就得了兩個答案:一,她絕不會找那面目英武、看一眼“臉兒平白要紅的”人,和衣冠鮮明、有很多熟悉的商標閃在身上的兩種人來問洗手間。將心比心你也不會向一個“美得不敢看的人”來問這樣一個問題;二,她大概要找那種普通又普通、衣著面目凡而又凡的、看著跟廁所有關的人來問。

結論出來後,我很傷心。她為什麼不問我“生命會被愛延長嗎?” “結婚可怕嗎?” 那種能讓人出警句的問題,她幹嘛問我洗手間在哪。這讓我覺出想像中的自己和別人眼裡的自己有了距離。出事了。這真傷人自尊,真傷。

我開始對一些問怕了,反感。

依次讀過的兩本書

昨天傍晚,我翻看《牛津簡明音樂辭典》,“首調唱名法”旁邊一條是“莫扎特”。那上面說“莫扎特的音樂表面上明朗歡樂,但骨子裡卻有一股陰暗憂鬱的情緒......”

我不是個莫扎特專家,我也不是一部辭典。我從骨子裡不喜歡“表面...... 骨子裡......” 這種句式。我很後悔讀到了這句話。這使我和莫扎特之間拉大了距離,我覺得如果受了這話的暗示,我大概要對付的東西就多了,我可能要分出一個七和弦的表面和骨子,我有可能要變成那種比音樂本身說得還要多的人。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第三種猩猩》Jared Diamond

    我第一次見到花亭鳥建造的花亭之前,已經聽說過它們,不然的話,我一定會與十九世紀到紐幾內亞探險的西方人一樣,以為那是人造的玩意。那天早晨,我從一個紐幾內亞村落出發,村落裡盡是圓形的茅屋,成排的花圃,人們戴著裝飾珠子,孩子帶著小弓小箭,模仿大人的行為。突然間,我在叢林裡看見了一間編織得異常美麗得小屋,它是圓形的,直徑兩公尺四,高一公尺二,有一扇門,足可供一個孩子穿過,坐在屋中。小屋前面有一小塊長滿了綠苔的地面,沒有雜物,可是有上百件五顏六色的自然物擺著,一看就知道是故意安排、用來裝飾的。其中主要是花、果、葉,但是也有蝶翼與真菌。顏色一樣的東西集中在一起,例如一堆紅果子旁邊擺著一堆紅葉子。裝飾品中最大的一件,是高高墳起的一堆黑色真菌,正對著門,一公尺外,有一堆橘色真菌。所有藍色的東西堆在屋裡,紅色的在外面,還有黃色的、紫色的、黑色的,以及幾個綠色的,在好幾個地點。

    那間小屋不是兒童玩耍的地方,而是一種不怎麼惹眼的花亭鳥建造、裝飾的。花亭鳥是分布在澳洲、紐幾內亞的一群鳥,共有十八個物種。花亭是雄鳥建造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雌鳥。築巢與撫育幼雛則是雌鳥的責任。雄鳥實行“多偶制”,吸引的雌鳥多多益善,牠們貢獻給雌鳥的,不過是精子罷了。雌鳥在花亭間穿梭,尋找中意的,牠們有時成群行動。一旦看中了,就與建造的雄鳥交配。

    雌花亭鳥選擇性伴侶,以花亭的品質為準 - 花亭裝飾的數量以及契合當地風格的程度。不同的花亭鳥 - 不論是不同的種還是不同的族群 - 發展出不同的花亭風格。有些族群偏愛藍色,其他的或者紅色、綠色、灰色,有些不造圓屋,而造一或兩個塔,有的建一條兩邊有牆的小路,有的建四面有牆的盒子。有的族群還會以嚼碎的彩葉“粉刷”花亭,有的會分泌油來“漆”花亭。這些地方性的風格,似乎不是基因決定的。而是花亭鳥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從成鳥的作品學來的。雄性學習當地的花亭風格,雌鳥也要學習,以便知所抉擇。

    起先,這個系統我們覺得荒謬。畢竟,雌鳥找的是配偶。在這場擇偶選秀大賽中,“存活子女的數量”是勝負的唯一判準,使雌鳥生養存活子女的能力,才是雌鳥應該弄清楚的,一個找來一堆藍色果子的傢伙,有啥好處?

    所有動物,包括我們,擇偶時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有些物種,例如歐洲與北美的鳴鳥,雄性佔據地盤,不令其他雄性侵入,然後吸引雌鳥飛來交配、產卵。雌鳥在雄鳥的地盤上產卵、孵卵,日後更以地盤上的資源撫育幼雛。因此,雌鳥得評估雄鳥地盤的品質。如果雄鳥會分擔餵養、防衛幼雛的責任,與雌鳥合作狩獵,那麼雌雄鳥都要評估對方的親職本領、獵食本領,以及雙方關係的品質。所有這些需要評估的事,對雌鳥來說已經夠難的了,要是雄鳥除了交配什麼都不做的話,那就更難了。花亭鳥就是這麼一種鳥,如何評估可能的炮友的基因呢?藍色果子與基因的品質又有什麼關係呢?

    動物沒有時間與許多炮友各生十個孩子,然後看誰的孩子長得又快又好,將來生養得最多(存活的成年子女數量,是唯一的判準)。動物必須依賴交配訊號(例如歌唱或儀式化的表演)作為評估的方便準據。現在動物行為學家正在熱烈辯論:為什麼那些交配訊號是優良基因的指標,甚至有人懷疑它們是優良基因的指標?只要想想我們自己挑選配偶時遭遇的困難,大概思過半矣,怎樣評估可能對象的真實財富、親職技巧與遺傳品質呢?

    從這個角度切入,想一想雌花亭鳥發現了一個牠喜歡的花亭,那個花亭代表了什麼?牠立刻可以斷定的,是“那是隻很強壯的雄鳥”,因為那個花亭的重量,是雄鳥體重的幾百倍,而且有些裝飾品重達牠體重的一半,必須從十幾二十公尺外拾回來。牠知道雄鳥非常輕巧,因為把幾百根樹枝編成小屋、塔或牆,並不容易。雄鳥必然很聰明,不然無法依據複雜的設計建造成品。雄鳥的視力、記憶力都不錯,不然無法在叢林中找到適當的建材、裝飾品。雄鳥必然懂得生存之道,不然無法活得長久、學會足夠的技巧,建造吸引雌鳥的花亭。還有,那隻雄鳥必然社會地位很高,因為雄鳥沒事就較量高低,而且會互相偷取建材、裝飾品,甚至破壞牠人的花亭。威震群雄的雄鳥,地位才高,建造的花亭才不受破壞。

    因此,花亭全面地反映了雄鳥的基因品質。就好像女人讓她的追求者受一系列的考驗,先是舉重測驗,然後縫紉、下棋、視力、拳擊,最後的勝利者才有權成為入幕之賓,一晌貪歡。與花亭鳥比較起來,我們人類為了挑選配偶設計的基因品質測驗,簡直莫名其妙。我們太看重外表的枝微末節,例如臉蛋和耳垂長度,或性感與名車,那些都不能反映基因的品質。美麗、性感的女人,或瀟灑、擁有保持捷的男人,往往體內有些糟糕的基因,表現出其他唬爛的品質,是個事實,儘管令人哀傷。請想一想,這個事實造成過多少人間悲劇。難怪那麼多婚姻以離婚收場,我們直到最近才覺悟:我們選擇的本領太差,而我們的標準太膚淺。

    花亭鳥以藝術創作考驗配偶的真材實料,牠們怎麼會那麼聰明?那是怎麼演化出來的?大多數雄鳥追求雌鳥,炫耀的是身上的彩羽、歌唱、肢體表演,或者供應食物,作為基因品質的保證。紐幾內亞的兩種天堂鳥則進了一步,雄鳥會在叢林地面清理出地盤,像花亭鳥一樣,加強牠們肢體表演的視覺效果,並炫耀身上的彩羽。其中一種,更進一步,雄鳥會在清理出的地面,擺放一些雌鳥築巢用得著得物件:小塊蛇皮,可以作為巢的襯裡;粉筆或哺乳類的乾糞便,可以當礦物質補充劑;以及可以當做食物的水果。最後,花亭鳥直到:有些用作裝飾的物品,本身沒什麼用處,可是由於它們難得或稀少,仍然可以當做優質基因的指標。

    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個概念。只要想想我們日常見到的廣告。例如英俊的男人拿著閃閃發光的鑽戒,送給似乎有生育能力的年輕女性。鑽戒有什麼用?又不能吃。但是任何一個頭腦清楚的女性都知道:鑽戒代表這個男人動員資源的能力(以及他供應子女和她的資源的數量)。要是他拿出來的是一盒巧克力,即使可以吃,也遜多了。對的,巧克力含有有用的熱量,那又怎樣?什麼阿狗阿貓都買得起巧克力。另一方面,男人買得起不能吃的鑽戒,就有錢供應他的女人以及她生的孩子,而且他賺取那些金錢的能力,例如智慧、堅毅、精力等等,也能遺傳給孩子。

    於是,在演化過程中,花亭鳥的雌性就把注意力從雄性身體的天生裝飾,轉移到雄性建造的裝飾。雖然大多數動物種中,性擇的作用都是強化兩性身體裝飾的差異,在花亭鳥種,性擇卻讓雄鳥強調“身外物”,而不是身體上的裝飾。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花亭鳥與人非常相似。我們也一樣,很少裸露身體、不加裝飾地追求異性,或許至少可以這麼說:很少以裸體展開追求異性的。我們以衣服遮蓋身體,非常講究顏色,還以香水、各種塗料(化妝品)裝飾,並以珠寶甚至跑車強化“美色”。我有一位開跑車的朋友,他一定要我相信:平庸的年輕男人,總想弄台花俏的跑車打點自己,如果那是真的,花亭鳥與人類就更相像了。



    人類與鬣狗一樣,行為上有雙重標準:“不可傷害同胞”相對於“只要沒有風險,不妨殺害敵人”。根據這種二分法,“滅族屠殺”可也,無論這種二分法是遺傳的動物本能,或是人類獨有的倫理準則。我們都在童年學會分辨其他人的武斷判準,將人分成兩種,一種必須尊敬,一種不妨輕蔑。我還記得在紐幾內亞高地 Goroka 的一幕。我的田野助理是圖道未族的,它們穿著破裂的襯衫,光著腳,不自在地站在一個白人旁邊。那個白人鬍子沒刮、澡也沒洗,帶著濃重的澳洲口音,頭上的帽子皺得不像話。他向我走來,還沒開口嘲笑那些圖道未族呢(“那些黒鬼菜不配治理這個國家呢,一百年都不成!”)我的心頭就響起了這些聲音:“你這澳洲土佬,滾回家吃羊糞吧,幹嘛在這裡現世!”瞧瞧,這就是“滅族屠殺”的張本:我蔑視那個澳洲佬,他蔑視那些圖道未族,根據的都是一眼可以看出的集體特徵。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Passion》Alice Munro

It wasn’t the drinking that was responsible. Drinking, needing to drink—that was just some sort of distraction, like everything else, from the thing that was waiting, no matter what, all the time.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Human Happiness》Blaise Pascal

165
The last act is bloody, however fine the rest of the play.  They throw earth over your head and it is finished for ever.

166
We run heedlessly into the abyss after putting something in front of us to stop us seeing it.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遊戲

她記得他們玩的那些遊戲:她平躺在地上,他盤腿坐在一旁。脖子後面有點年紀的波斯地毯,味道像烤焦麵包,一陣陣搔癢。她忍不住聳起肩膀,他的右手抓住她左手肘。

他看著她。

「你看著我,」他說。於是她看著他。她的手肘在他手裡,她的腹部像有話要說。拜託,安靜。她心想。她怕自己會說腹語。

後來,兩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她不再聳肩。她知道要看著他,他的另一隻手拿著一根特別粗大的迴紋針,抓住她手肘的右手伸出拇指,按住肘心。

「你緊張嗎?」

她點頭。

「不要緊張。」

她點頭。


她記得他們玩的那些遊戲,那些金黃色的下午,半掩的百葉窗將他一片片割成條紋狀。他們的母親在客廳喝茶,說著沒完沒了的話。她知道她們在說什麼,她以為她不會聽見的那些事,她已聽過了無數遍。那不過是父親的種種事蹟,那些過時的夜歸,無聲的電話。她又不是不會看字,一個人在家裡的時間,茶几上那些發票,有所有的物件、場景、時間。

更何況她見過這些角色。她不知道母親有沒有見過她們。

然而那都離她很遠,那是另一個房間的事,就等於另一個宇宙。她只知道一個個下午,那些抵在她肘心裡的迴紋針。她喜歡那一點點的疼,他右手握著她手肘,拇指按著針頭。他要她看著他,就不會緊張。她一件件數: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有一世紀這麼久。

她從來不知道他們打的是什麼針,但是,「好了。」

好了他就放開手,她得用自己的右手捏住左肘心,用前臂夾住上臂。他等她坐起身,坐到電視前面,她坐在他身邊看他在電視裡殺人,左手夾著那不存在的針孔。他雙眼緊盯螢幕,螢幕上有子彈迎面飛來,血濺四方。他洩氣,手上的控制器摔在地上,他看看她。

「要不要玩?」
「... 不要。」

他歎口氣,重新撿起控制器。螢幕上的背影重新出發,危險四面來襲。她看著剛剛還在身上的手做著其它事情。她還扶著自己的左手,確實覺得手肘開了一個洞,透明的液體正泊泊流出。他們隔著一個拳頭的距離坐著,她折起的上臂壓在心臟,那初生的乳咚咚咚地敲響。



在一切燒毀後,她坐在灰燼裡抬起頭,為空白蒼茫的天空貼上葉子,葉子延伸枝枒,捲成莖幹,鑽進土地,地下有水源,那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她的父母終究沒有離婚。他那文雅地煮熱水、倒茶葉、拿出昂貴骨瓷與甜點的母親遭到拋棄,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的搬離了社區。但還是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世上再也沒有秘密,只有錯誤的想像和推論。他靠在她肚皮上證實了一些(父親為別人離開了母親),大部分都是無稽之談(從未有法庭,他父親沒有再娶,父親的新對象從未懷孕)。他的母親更不說話了,她的母親話還是太多。

你的女友說話嗎?

說的,說很多無聊的話。

我無聊嗎?她看著肚皮上的他笑。

你?你只會覺得我無聊。他抬頭看著她笑。

他們都還記得對方,網路各種演算方法,各種資料,終究他們會遇上。他變了許多,又或者她當年遇上的只是一張白紙,與其它白紙沒有什麼不同,但在她面前的是他這一張:留學歸國,交往了年餘的女友,

他們的性愛沒有遲疑,毋需試探,或懼怕。他們再熟悉不過的遊戲。她在過程中一直看著他,她再數一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它們游移不定,她得一一釘上。他像對著影子一樣看著身體下的她,伸出雙手抓住她兩邊肘心。只有左邊的發疼,那曾經的針孔像感染一樣擴散發熱,身體各處發出遙遠的回聲,她所有神經都認識他,補住那洞口,補住那洞口,多年前一次次扎出來的痛,那尚未名目就已經太遲的慾望之始。

好了。

好了他就放開手,他抱住她。她抱他像重力攏住銀河,懷中有各個星體流轉,一切自有規律。



他的父親沒有再結婚,但也不曾再回家。他弟弟的婚禮上,他父親一個人赴會,他母親帶著恨意與驕傲拒絕坐在父親身邊,他坐在父親坐的位置,他母親從頭到尾沒有放開他。儀式結束,他父親一個人站在遠遠的地方,慢慢的抽一根煙,像一個在教室門口罰站的同學,全班沒有人敢和他說話。他父親彷彿看見了他,彷彿寬心地想笑,他心虛地轉開眼神,再往那裡看,已經沒有人了。

他要到很久以後,才知道那懲罰是什麼。

他說他母親需要一個家。他不說:我愛她。不說:我想和她結婚。不說:我想擁有她,擁有她經歷的所有時間,我想有資格累積,一秒、一刻、一分、一時,毫無意外變成所謂的永恆。

他說:我希望我母親快樂。她自己的家沒有了,我和我弟弟就是她的家。

他母親對她弟弟婚後所有動作都有微詞,弟媳從有名有姓變成暱稱,變成“你太太”,現在是“那個女人”。他母親把所有不滿都告訴他女友,捏著她的手,像婚前捏著弟媳的手一樣,用一樣的暱稱。趕快結婚,趕快結婚,有你這樣的媳婦我的人生就會圓滿。

我希望她快樂。他還是這樣對她說。就算他們都知道這不可能。他知道他母親婚後會用對待弟媳的方法對待他妻子,她將生氣地對他遷怒,直到他叫她閉嘴。他母親今生再也不會圓滿,也不會快樂,他們都是她不幸的共犯,在這個地方沒有人膽敢快樂。



她當然覺得他無聊。他是別人的員工,主管,兄長,兒子,男友或未婚夫,未來的丈夫和父親:一個充滿愚蠢自豪和瑣碎煩惱的普通男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男人,在那些金色的下午,在那裡,用手指掐著她。

連告訴她他要結婚了,都是一個這麼虛弱的理由。



她多麼希望他可以是她的主角,但不是。一個好對手,多麼難。

原諒我只是個平凡人。

他。還有他,他,他。他們都和她這麼說。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A Little Life》Hanya Yanagihara

But these were days of self-fulfillment, where settling for something that was not quite your first choice of a life seemed weak-willed and ignoble.  Somewhere, surrounding to what seemed to be your fate had changed from being dignified to being a sign of your own cowardice.  There were times when the pressure to achieve happiness felt almost oppressive, as if happiness were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should and could attain, and that any sort of compromise in its pursuit was somehow your fault.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Happy are the Happy》Yasmina Reza

I've lost a friend who had a vision of existence.  That's pretty rare.  People don't have a vision of existence.  They have nothing but opinion.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Bark》Lorrie Moore

Paper Losses

Although Kit and Rafe had met in the peace movement, marching, organizing, making no nukes signs, now they wanted to kill each other.  They had become, also, a little pro-nuke.  Married for two decades of precious, precious life, she and Rafe seemed currently to be partners only in anger and dislike, their old lusty love mutated to rage.  It was both the shame and the demise of them that hate like love could not live on air.

No one ever said a man was now completely screwed up.  They said, The guy has changed.  Rafe had started to make model rockets in the basement.  He'd become a little different.  He was something of a character.  The brazen might suggest, He's gotten into some weird shit.  The rocket were tall, plastic, penile-shaped things to which Rafe carefully shellacked authenticating military decals.  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handsome hippie she had married?  He was prickly and remote, empty with fury.  A blankness had entered his blue-green eyes.  They stayed wide and bright but nonfunctional - like dime-store jewelry.  She wondered if this was a nervous breakdown, the genuine article.  But it persisted for months and she began to suspect, instead, a brain tumor.  Occasionally he catcalled an wolf-whistled across his mute alienation, his pantomime of hate momentarily collapsed.  "Hey, cutie," he would call to her from the stairs, after not having looked her in the eye for two months.  It was like being snowbound with someone's demented uncle: Should marriage be like that?  She wasn't sure.

She seldom saw him anymore when he got up in the morning and left for his office.  And when he came home from work, he would disappear down the basement stairs.  Nightly, in the anxious conjugal dusk that was now their only life together, after the kids went to bed, the house would fill up with fumes.  When she called down to him about this he never answered.  He seemed to have turned into some sort of space alien.  Of course later she would understand that all this meant he was involved with another woman, but at the time, protecting her own vanity and sanity, she was working with two hypotheses only: brain tumor or space alien.

.... It had been a year since Rafe had kissed her.  She sort of cared and sort of didn't.  A woman had to choose her own particular unhappiness carefully.  That was the only happiness in life: to choose the best unhappiness.  An unwise move, good God, you could squander everything.

Wings

"I'm starting to lose confidence in you, Dench."  Losing confidence was more violent than losing love.  Losing love was a slow dying, but losing confidence was a quick coup, a floor that opened right up and swallowed.

She stabbed out her cigarette in a coffee cup, then, turning rubbed her hand down along Dench's sinewy biceps and across his tightly muscled stomach, feeling hounded back into his arms, which she had never really left, and now his arms' familiarity was her only joy.  You could lose someone a little but they would still roam the earth.  The end of love was one big zombie movie.

Subject to Search

"What is the thing you regret most in life?" he asked her, standing close.  There were perhaps a dozen empty bottles, and she and Tom methodically tipped every one of them upside down, held them up to the light, sometimes peering into them from underneath.  "Nothing but dead soldiers here," he murmured.  "I'd like to say optimistically that they were half full, not half empty, but these are just totally empty."

"Unless you have a life of great importance," she said, "regrets are stupid, crumpled-up tickets to a circus that has already left town."

His face went bright with amusement and drink. "Then what happens to the town?" he asked.

She thought about this.  "Oh, there's a lot of weather," she said, slowly.  "It snows.  It thunders.  The sun comes out.  People go to church and sit in the sanctuary and sometimes they see escaped clowns sitting in the back pews with their white gloves still on."

"Escaped clowns?" he asked.
"Escaped," she said. "Sort of escaped."
"Come in from the cold?" he inquired."
"Come in to sit next to each other."

He nodded with satisfaction. "The past is for losers, baby?"

"Kind of like that." She wasn't sure that she agreed, but she understood the power of such a thought.

His stance grew jaunty.  He leaned in close to her, up against the kitchen counter's edge.

"Do you ever feel that no one knows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that everyone is just pretending - except for me?"

She studied him carefully. "Yes, I do," she said. "I do."

"Ah," he replied, straightening his posture.  He clasped her hand: electricity burst into it when vanished as he let go.  "We're all suckers for a happy ending."

Thank You for Having Me

I place a deviled egg in my mouth and resisted the temptation to position it in front of my teeth and smile scarily, the way we had as children.  I chewed and swallowed and grabbed another one.  Soon no doubt I would resemble a large vertical snake who had swallowed a rat.  That rat Ben.  Snakes would eat a sirloin steak only if it was disguised behind the head of a small rodent.  There was a lesson somewhere in there and just a little more wine would reveal it.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Just Kids》Patti Smith

Robert was not especially drawn to film.  His favorite movie was Splendor in the Grass.  The only other movie we saw that year was Bonnie and Clyde.  He liked the tagline on the poster: "They're young.  They're in love.  They rob banks."  He didn't fall asleep during that movie.  Instead, he wept.  And when we went home he was unnaturally quiet and looked at me as if he wanted to convey all he was feeling without words.  There was something of us that he saw in the movie but I wasn't certain what.  I thought to myself that he contained a whole universe that I had yet to know.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音樂使人自由》坂本龍一

Cinacitta 是墨索里尼下令興建的巨大電影城,成立的背景類似滿洲電影協會。法西斯分子都很喜愛電影,希特勒也不例外。從日本法西斯分子建設的長春出發,一路來到同時代義大利法西斯分子興建的 Cinacitta,彷彿又回到歷史之中,我的腦袋似乎都變得有問題了。不管鄒到哪裡,怎麼都是亡靈?


法西斯主義似乎強烈崇尚某種崇高的美感。法西斯分子並非都很野蠻,也有人具備高貴的氣質與教養,又有品味。貝托魯奇導演的電影裡出現的法西斯分子就是如此。因此《末代皇帝》一片中,甘粕上尉的辦公室就非用未來派的畫作來裝飾才行。


Bali 島之行讓我有許多印象深刻的體驗。其中,讓我銘記在心的是一位藝術地位最為崇高的長老所說的話。他告訴我:Bali 島上沒有任何一位職業音樂家。一旦收錢去從事音樂,藝術就會因此墮落。Bali 島的音樂家都有卓越的能力,但是各有正職工作,例如當農夫或木匠,從不靠音樂生活。每個人都極有自覺,努力不讓音樂變成商品,而且也不會把音樂當成消費品。一直以來,Bali 島的住民都是如此謹慎小心地保存文化。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微喜重行》黃碧雲

    日子多長,宋未未你在等甚麼,她跟自己說話,宋未未你姊妹都嫁了,那些日子永遠都不會回來,姑娘家,多開心,手拖著手挽個飯壺去返工,晚上輪流做飯,一做八個人的飯,八個飯壺,五顏六色,朱芬芳,嫁了個賭鬼,沒錢要在家裡車胸圍,幾毫子一打,要看孩子沒辦法,她車胸圍車到腰都彎,三十歲還不到,劉天齡,嫁了個不知甚麼人,那人打工轉來轉去,她生了兩個孩子,老公一天沒有回來,兩天沒有回來,第三天回來當沒事,怎麼辦,一是忍,一是帶著兩個孩子走,誰知也不用她揀,男人一走了之,走得容易留下的難,都是責任與埋怨,姊妹都不敢見劉天齡,她開口不停怨這怨那,其實怨婦比棄婦可怕,大家各嫁各,姊妹都很少見面,過年很勉強聚上五六個,一枱麻將剩兩個,兩桌又不夠腳,那兩個沒癮就不去,聚了幾年便散了,宛若兒和未未一樣,嫁給老男人,前妻留下五六個兒女,過年煮那一桌年夜飯,前兩晚便開始浸海參乾瑤柱,要蒸要燜,做完一頓年夜飯她全身痛,一家人在食,她在廚房透透氣,這一枱都是不相干的人,你就好,你老公待你好,兒女又不要你服侍,宛若兒說未未,未未都不敢答,只好附和,我就好。


    海越來越深寒,島在身後,我們見到眼前的華燈,我的心極為悵惘。

原來不是人,是景色,這島將沈,這燈將滅,這繁華終必荒涼,所愛在遠,相親必分,何必。

余亮的臉也在黯色之中,我看不清楚,好像是誰活在誰裡面,有一個人,也有世上所有,他在我面前,不可接觸。

我懷念小刀的痛楚,或許我這一生,已經無法再有第二次。

這船這海這人這風,一生只有一次。無論我多麼珍惜或浪費。


    回來我見到你,一個人在主家席,主家席鋪紅布,你拿著一雙象骨筷子,一個人在吃一條青菜,垂著眼,你沒有看站著流水般的敬酒人,你那個位置,在新郎新娘的正對面,如果我坐下,我會對著你,看看你的喉嚨,怎樣一動,你的眉毛,怎樣隨眉輕輕靠近,你早生的皺紋一定在眉心,你的眼睛憂傷而充滿疑問,餘生在暗影之中,慢慢顯現,跟隨世界,獨自承擔,非活不可嗎?你看著我嘴唇的抖動,安麗就拉開我,說,你要不要去廁所,你是不是要作嘔,我跟老爺奶奶關早年說,你們先坐,我一會便回,這一會,我在廁所的洗手盤,伏一下,我需要休息,安麗在我旁邊,我洗一洗雙手,水流著,我一直洗著雙手,然後說,好了,沒事。

出去時你已經走了,關早年說,炸子雞上來他說要走了,明天要上班。

   
    你覺得你做人也是這樣,明明是你的事,你卻任由擺佈,你是一個局外人,那個局裡人做著各種事情,打電話,寫信,報價,填表,追報告,會累,睡睡醒醒,醒來還在夢境之中,睡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清醒,無法不清醒,在一個海邊,有風吹,但你不知道哪一個海,南中國海、印度洋、太平洋、臺灣海峽。


    ....我給撞破似的,逃回房間,關早年給吵醒,說,一個人睡不著,由她,現在四個人睡不著,你不睡連弟弟都給你吵醒,說得我,在床上乾躺,關早年是對的,他比我更知道生活,不需要太複雜,複雜虛榮,複雜奢侈,見雪年輕,還可以負擔,我們的人生,已經負債累累。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哈瓦那特派員》Graham Greene

葛林當時還有一個宏大計劃,他曾經向他的上司提議開一家妓院,並且說他已經找到了一位非常能幹的鴇母,因為通過妓院可以搜集到許多很有價值的情報。很可惜英國軍事情報局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 鄭海瑤

童年是一切猜疑的溫床。孩子們殘忍地相互取笑,而在取笑他人的過程中,你會忘記被取笑的痛苦。可是不知為什麼,他對此始終無法適應。或許是因為他沒有個性。照說學校可以削去一個人的稜角,塑造一個人的個性。他的稜角確實被削去了,卻沒有塑造成個性 - 他只是一個沒有形貌的物件,就像現代藝術博物館中的展示品。

暴行來來去去,留下蹂躪後的滿目瘡痍;它們的手段日新月異,但去年他和梅莉在馬戲團看到的那個小丑卻是永遠不變,因為他耍的把戲永遠一樣。這才是活著的正確方式;政客的反覆無常和科學上眾多的偉大發明,對那小丑一無影響。


“你為什麼這麼同情他?”
“同樣身為男人吧。我知道很多他個人的事。他解不開女人束身答的釦子,他害怕女人,他寶貝他的煙斗,還有他小時候在家鄉河上看到的小船,讓他感覺就像渡輪一樣答。或許他是個浪漫的人。浪漫的人總是心存恐懼,害怕事情不如預期。他們的期望總是太高了。”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The Quiet American》Graham Greene

I saw that she was doing her hair differently, allowing it to fall black and straight over her shoulders.  I remembered that Pyle had once criticized the elaborate hairdressing which she thought became the daughter of a mandarin.  I shut my eyes and she was again the same as she used to be: she was the hiss of steam, the clink of a cup, she was a certain hour of the night and the promise of rest.

"You can rule me out," I said.  "I'm not involved.  Not involved," I repeated.  It had been an article of my creed.  The human condition being what it was, let them fight, let them love, let them murder, I would not be involved.

A chance of death?  Why should I want to die when Phuong slept beside me every night?  But I knew 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From childhood I had never believed in permanence, and yet I had longed for it.  Always I was afraid of losing happiness.  This month, next year, Phuong would leave me.  If not next year, in three years.  Death was the only absolute value in my world.  Lose life and one would lose nothing again for ever.  I envied those who could believe in a God and I distrusted them.  I felt they were keeping their courage up with a fable of the changeless and the permanent.  Death was far more certain than God, and with death there would be no longer the daily possibility of love dying.  The nightmare of a future of boredom and indifference would lift.  I could never have been a pacifist.  To kill a man was surely to grant him an immeasurable benefit.  Oh yes, people always, everywhere, love their enemies.  It was their friends they preserved for pain and vacuity.

Time has its revenges, but revenges seems so often sour.  Wouldn't we all do better not trying to understand, accepting the fact that no human being will ever understand another, not a wife a husband, a lover a mistress, nor a parent a child?  Perhaps that's why men have invented God - a being 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Perhaps if I wanted to be understood or to understand I would bam-boozle myself into belief, but I am a reporter; God exists only for leader-writers.

If only it were possible to love without injury - fidelity isn't enough: I had been faithful to Anne and yet I had injured her.  The hurt is in the act of possession: we are too small in mind and body to possess another person without pride or to be possessed without humiliation.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Eating Vietnam: Dispatches from a Blue Plastic Table》Graham Holliday

    I'd taken over the rent from a friend who had worn out his tenure in Viet Nam after a two-year quagmire of failed relationships, lost money, and drunken brawls. He'd shipped west, to Bangkok, to repeat the process.

    Vietnamese people were always preparing something to eat, cooking something, buying something to cook with, talking about what to cook, eating something they'd cooked, eating something somebody else had cooked, talking about how good or bad what they'd cooked was - always eating, cooking, and talking about eating and cooking.

    I had very quickly grown bored of Hanoi's nightclub scene.  Unlike pubs and clubs I had known in the UK, it didn't offer an escape from anything, but rather served as a reminder that my fellow expats were almost exclusively losers, psychotics, deadbeats, junkies, and alcoholics.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ove》Diane Ackerman

      Although the hunt figures magically in the life of the tribe, because it's fraught with danger and excitement as berry-picking is not, the women's foraging is regarded as equally important because it provides most of the daily food.  Cooperation is vital for all, both in hunting and foraging. Depending as they do on the land for sustenance, such tribes usually have a deep myst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environment.  They display the sorts of qualities we treasure most in ourselves; hospitality, generosity, affection, honesty, and charity.  In fact, these mean so much to us that we call them 'virtues,' and if asked to define the highest hallmarks of being human, we would refer to them, perhaps adding compassion, kindness, and reason.


    To the hunter-gatherers, these 'virtues' are not carefully appraised ethics or options, oreven preferences, but instinctive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They make it possible to coexist in a small closed society that would crumble without them.  Even though we have evelved from bands of hunter-gatherers, and retain their instincts and traits, those virtues don't help us as much now in the sprawling societies we've invented.  But we still cherish them.  Living among the Lk, contrary to everything he expected to find, Turnbull was first sadden, then angered and horrified to conclude that love of one's children, parents, and spouse, "far from being basic human qualities" are merely "superficial luxuries we can afford in times of plenty."  For the Ik had become truly monstrous.  They had lost their ability to love.  

      Once up on a time, the Ik had been prosperous hunters.  But when the Ugandan government forbade them to hunt in the Kidepo National Park, which was part of their homeland, the Ik had no choice but to frantically  attempt to forage and farm in the neighbouring mountains, which were parched and lunarlike.  The mountains were so fissured and barren that one couldn't walk more than a hundred yards without stumbling into a ravine several hundred feet deep.  But there was nowhere else to go.  After only three generations of drought and starvation, the Ik became hostile, selfish, mean.  They had abandoned love along with other so-called virtues because they could not afford them.  It was simple economics.  Every waking second - squatting at their toilet, performing sex (a rare act), eating - was spent scanning the horizon for possible meals:

On one occasion I saw two youths on ridge high up on Kalimon masturbating each other.  It showed some degree of conviviality, but not much, for there was no affection in their mutuality; each was gaz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looking for signs of food.....

    Competition for scraps of food was constant, sadistic, conniving, and cruel.  The most basic social currency became worthless.  People greeted family, tribe members, or strangers alike with the imperative "Give me food" or "Give me tobacco."  Schadenfreude became the highest form of humor; the Ik would hurt, deprive, or in some way cause misfortune to others - even their own child - then roll around laughing about it.  One of their favorite pastimes was to lie convincingly to or successfully exploit another.  Pulling off that con was a rich delight, but even more pleasure came from then telling the victim he or she had been duped and watching the pain it caused...

      ...People felt no loyalty or emotion toward relatives, even immediate family.  If children died, the parents were thought to be lucky.  Turnbull tells of the time he saw a new mother set her baby down on the ground and go about her business, only to discover later that a leopard had carried it off.  This thrilled everyone, including the mother, because it meant that she didn't have to continue nursing, but it also suggested that an animal was nearby that they might be able to kill more easily, since it was bound to be sleepy and sedated from eating the baby.  This indeed turned out to be the case, and they tracked the leopard, killed, and cooked it, "child and all."



    Psychophysiologiest Gary Lynch has found that deeply emotional events stimulate the brain cells more than usual.  Those neurons then become sensitized to similar events.  Whenever the experience is repeated, the neuron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sponsive.  This happens because with each repeti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enzyme signals more receptors to become available at the synapse, which in turn allows in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This would explain wh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nd why one can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or how to perform dentistry, if one applies oneself long enough.  Children learn languages fast and easily when they're very young, while adults find the same task nearly impossible.  This is also true of emotional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s Anthony Walsh wisely remarks,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to children during the critical early years of life regarding their self-worth and lovableness contributes strongly to their later evaluations of their own worthiness or unworthiness.  One study of self-esteem showed that early parental nurturance completely overshadowed all other factors examined in explaining levels of self-esteem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f love is so tremendously important to us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brain's "love trails" be well and truly trodden during these period.  Deeply etched love trails in the brain will strongly predispose the infant in later life to respond to the world with caring, compassion, and confidence.

    Why is this so important?  Because "later communications, even if they are positive, will tend to be relayed along the same negative track as though some mischievous switchman were stationed at a crucial neurological junction ready to derail any train of pleasurable thought or feeling."  To love, one needs to have been loved.  Unloved children often grow into adults for whom love is a foreign land, and sometimes their fate can be even more calamitous than that.



    For us, the drug of closeness is a powerful hypnotic and sedative.  we are touchoholics, we are attachment junkies, we are affectopaths.



    Tribespeople in New Guinea who had never seen an airplane (or even wheels) before, ran up to a bush plane just after it landed, and asked its pilot two critical questions:  What does it eat?  Is it male or female?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無聊的魅力》Alain de Botton

憂傷的快樂

    觀賞一幅畫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意識到這件作品對我們而言深具重要性,但卻不是我們所能夠擁有的。因此,我們買下印有這幅畫的明信片,並且張貼在書桌上方(我的書桌前方就有幾張霍普作品的明信片),原因也許是這幅畫象徵了我們想要成為的人 - 同時也認為內心深處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人 - 所具備的情感結構,所以我們想要把這麼一件具體象徵隨時擺放在身邊。藉著每天看見那幅畫,希望自己能夠感染到那幅畫的部份特質。我們喜歡的也許不是那幅畫的主題,而是其中散發出來的調性,亦即畫家透過色彩與形狀傳達出來的情感態度。我們知道自己當然會遠離那樣的狀態;我們知道要永遠保持畫中那種情緒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在實際上也不可行;而且我們也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必須展現出許多不同面向(以堅定的態度大膽表達意見,或是說出隨性幽默又帶有父母權威的話語)- 不過,我們仍然樂於有這幅畫在身邊提醒著我們,穩定我們的心緒。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食記百味》吉本芭娜娜

12

附近有家我稱它“姊姊們的店”的咖啡廳。
去年夏天,心愛的狗死了時,我每天失魂落魄,在那一帶散步好幾次。
最大的目的,是想在打烊之前的“日本茶喫茶”喝杯香醇的日本茶,吃些小餡餅或煎餅,為這一天做個結束。這麼決定後,立刻找到了趕在打烊前抵達的目標店家。我如果不這樣做,這一天就無法結束。因為狗不在了,夜晚來臨時感到特別空虛寂寞。
白天散步時,總是順路在姊姊們的店裡吃刨冰,就覺得自己今天推著嬰兒車走在陽光燦爛的路上時沒有一直哭、也做了些活動,還吃了可口的刨冰,應該沒問題的。
姊姊們雖然不會哄孩子,但是親切大方。孩子吵鬧時,她們不會生氣,也不會皺眉。默默把兒童用的盤子、叉子和湯匙擺好。我走的時候,她們還湊近孩子的臉說:Bye-bye.
如果沒有那家日本茶喫茶和姊姊們的店,我會搬來下北附近嗎?不,應該不會。因為住家附近有那樣溫暖的好店,非常重要。

51

。。。
我從過去的少數經驗知道,有事情就找專家解決。關係越親近的家人越容易耍賴,做出可怕的事情。任何世界的專業人士都擅長取得平衡,即使稍有失敗,也不會強辯歪理,立刻採取行動補救。有不愉快,面對面談開,立刻修復關係,是最好的方式。絕不壓抑累積情緒。這也是我學到的。
我想,經歷過某些有點麻煩的事情後,確實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人生不是可以捨棄之物。
不過,懶惰的我還是在做夢,希望有一天,那種只有家人獨處、房間也髒的懶散生活日子再來。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文人訪談錄》廖亦武

亡詩人海子鄰居孫文

    又有四年多沒見孫文了,他好嗎?電話號碼變沒變?現在我和他的距離相當於和海子的距離。活人不見面,也同死了差不多。

    :我評論不了這種事。我同海子是鄰居,天天見面,尚且不知道他要去死,我怎麼可能瞭解顧城呢?他死在外國,風景如畫的紐西蘭,比海子浪漫多了。可他幹的事不太浪漫。他得到女人的愛太多,一旦別人不像過去那樣百依百順,他就受不了。如果把顧城得到的寵愛、得到的機運分丁點給海子,他至今還歡天喜地地活著呢。

就是死,也沒有公平可言。我是俗人,只能說這種俗話。


民刊主編羅吉

    :送不送誰是一門學問,這關係到下一步的國際知名度。哎,你我八O年代,一年要寫一百多首詩吧?除了偶爾發表混點稿費之外,還得賠錢辦民刊,我從來沒做過出國夢。而現在,我一年只寫十幾首詩,卻已經跑了十幾個國家,參加了五個詩歌節,得了三次國際獎,當了兩回訪問學者,自己沒掏一分錢腰包,還白賺一個美籍臺灣老婆。不錯吧,老威?現在我是兩岸四地跑,大陸、美國、臺灣、香港。人生就像玩牌,在大陸時,我玩美國牌,玩歐洲牌,訪問學者、什麼雞巴獎的得主,誰誰誰的評價等等,唬得人一愣一愣的。我已經出了幾本詩歌、散文集,還搞過簽名售書,上過中央電視台的讀書節目,此外,我一年之中要做無數次文化晚會的特約嘉賓。而在美國,我玩中國牌,異見詩人,受官方壓制,不能發表作品的詩人,民刊編輯者,地下文化火種的傳遞者,民主自由戰士等等,也唬得人一愣一愣的。國際文化基金會、寫作計劃、文學講壇總拉不下我;可在臺灣和香港,我就大陸牌和美國牌一起打,時而愛國時而反共,時而夾雜兩句“Yes” “No”。他媽的,我終於迎來了騎著民刊作威作福這一天!


流浪漢王響

    :走之前和走之後有故事。在路上的故事肯定有,但比走路精彩的不多。我這個人,也許開始流浪的時候,有很明確的功利目的,可當我豪情滿懷地走在正道上,路旁突然竄出一條瘋狗,咬我屁股一口就跑;我的天性受不得氣,就去攆這條狗,欲除掉而後快。然而,過了一會兒,狗不見了,我卻找不到回去的道,只有照一種慣性走下去。不料路旁又竄出一條瘋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狗咬人、人追狗的戲,我離自己最初的正道越來越遠。

這就是你的流浪故事?

:對,那狗就是命運吧。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民間訪談錄》廖亦武

吹鼓手兼嚎喪者李長庚

    :沒有改過行。只是改過調。迎解放,扭秧歌,我們的喪事班子就搖身一變,嗩吶齊奏《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跟著來的政治運動也一樣,發動群眾,少不了文藝演出。領導定什麼調就吹什麼調,藝人嘛,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哪有那麼多不滿情緒。告訴你,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人一片接一片,我也照吹天下太平調。孝子當多了,人就沒啥心肝,這世道,千萬來不得熱血奔騰,今天大鳴大放,政治寬鬆,該你“奔騰”,好了,“奔騰”夠了?勞改去吧,尾巴一夾就是幾十年。所以,為人就是要沒心肝。

《十年一覺電影夢》張靚蓓

    苦了六年,我第一次回臺灣參加金馬獎。久別台北,有些地方我還搞不太清楚。金馬獎頒獎前三天的活動,我就傻里傻氣的從頭到尾每個都去,坐輛大巴士跟著中影代表團吃流水席,我覺得奇怪怎麼沒見別的導演來,就我一個人。那年入圍最佳導演的還有《阿飛正傳》的王家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楊德昌及《阮玲玉》的關錦鵬。

金馬獎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行一個演唱晚會,我這才知道臺灣還有這麼宏偉的會堂,當時只覺得那些歌支支動聽。有一天徐楓請吃飯,陳凱歌、王家衛、張國榮等人都在座,那些菜真好吃,我一想到遠在美國的太太不能同享,心裡面很難過,就跟身旁的王家衛說了說。真是憋得太久了,氣剛順過來,還不太習慣。


    其實要求演員表演全都得自然,這已經是不真實、不自然、有問題的,捫心自問,連導演自己都不是這樣子的。因為生活當中絕大多數的時刻,我們面對旁人也都是在自我控制狀況下演戲,就算自己一個人獨處時,都不見得完全坦然的面對自己。人的自然裡也包括著不自然,要做到不著痕跡,很不容易。我覺得戲劇和人生還是有點差別。當然在生活中我們反應事體時,未知狀況很多,不能如詳讀劇本後般的預知後事,演戲時要避免這種“預知”的不自然。


    我一再的問自己,在李慕白心中,玉嬌龍到底是什麼?這團糾結是否就是“藏龍”?是一種“自我毀滅”的力量在背後驅策著他?!就像賭徒,不是求贏,而是求輸的。沒有輸乾淨,不到毀滅自我,他是不會停止的。看到這個女孩,他就知道將有不詳的事情發生,就像青冥劍的“冥”字,看著就令人發毛。眼見一個女孩那麼有吸引力,就是會心膽發怵;明知沒好事,卻惡向膽邊生;知道毀滅就在後面等著你,但還是忍不住的往她那邊走。人就是有一種“自我毀滅”的傾向,這與“浪漫”是非常類似的力量,亦即“感性”。擋不住的。擋得住,你這個人也沒啥味道了。對李慕白而言,就如同是一種難捨行走江湖的興奮感,也牽引著他走向最後的悲劇。


    有對白用語現代感十足的“白話”,因為連古文裡都沒這種語辭。如“自由”,據鍾阿城考證,中國到1894年尚無此名詞,還是明治維新後日本人從英文譯過來,我們再從日文翻過來。“自由”現在很普遍,因考慮背景時代是清朝,就改成“自由自在”。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法斯賓達的世界》Ronald Hayman

他叫考夫曼“巴伐利亞黒鬼”,並且惡意地譏諷:“岡瑟有著與巴伐利亞人一般的思想,像巴伐利亞人一樣地感覺,就是說話也像個巴伐利亞人。而這就是他為什麼會在每天早上照鏡子時嚇一大跳的原因。” 這種殘酷的譏嘲已接近虐待的程度,但法斯賓達的侵略性同時也具有自衛的功能。由於無法使自己跳出永無止境為愛付出的羅網,法斯賓達在付出時總是會附加上一些懲罰,他運用這種方法來取得某種平衡。

《我係何式凝 今年五十五歲》

    像我這樣的獨身者,看來似乎已經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發展出自己的生活藝術,但疾病仍然是個挑戰。一所富品味的公寓、華麗的擺設、活躍的社交生活、有趣的文化活動以及刺激的性冒險,再也無法成為我們的保護翼。即使只是輕微的頭痛,也會讓我萬念俱灰,馬上暴露了我比其它人更不堪一擊,因為要是我們作為獨身者,在深夜需要叫救護車,並不能輕易找到可以倚賴的人。即使是看來能幹,懂得處理日常生活,而且,表面上似乎是愉快的人,但當身體不合作,也會變得非常軟弱。那問題是,我們如何無論在風調雨順的時候,以及諸事不順的時候,都可以好好地生活,尤其是,我們缺乏婚姻、同居或與某人居於同一屋簷下所提供的便利。當我們一切順利的時候,過一種,或表現一種,愉快的獨身生活,以及疾病來襲時,保持優雅,是雙重的負擔。

    一個獨居的女人,要在朋友圈中找到暫居之處,不是容易的事。這與獨身者如何處理自己的生活無關。我知道,要獨自歸家,獨自面對寂寞,然後,痊癒。我不能強迫自己跟別人待在一起,也不能要求朋友輪流來陪我,多於一至兩天。要是我那樣做,可能永遠也無法再次獨居,也可能會失去那些朋友。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柏林故事集》Christopher Isherwood

柏林最後列車

    等到我們抵達本特海姆,諾里斯先生已將歐洲大部分主要城市的缺點都數落了一遍。我驚愕地發現他竟然去過這麼多地方。他曾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受風濕之苦,在立陶宛德考納斯得過風寒,在拉托維亞的里加覺得百無聊賴,在波蘭的華沙遭受極端無禮的對待,又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找不到最愛的牙膏品牌。羅馬的蟲子惹惱了他,還有馬德里的乞丐、馬賽的計程車喇叭聲也是。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時,他跟當地的沖水馬桶過不去。君士坦丁堡則讓他覺得物價昂貴又缺乏品味。只有巴黎和雅典這兩個城市讓他讚譽有加。尤其是雅典。雅典是他的心靈故鄉。


    認識他這麼久以後,我才發現他每次公開露面背後都有這麼一連串複雜的準備過程,真是大開眼界。比如說,我做夢也沒想到,他每週三次,每次十分鐘,要用一對鑷子打薄眉毛。(“是打薄,威廉,不是拔毛。那樣太娘娘腔,我很不喜歡。”)一個滾輪按摩器又佔去他每天寶貴的十五分鐘,接下來還要仔仔細細在臉頰各處抹上面霜(七至八分鐘),及些許恰到好處的脂粉(三到四分鐘)。修剪腳指甲當然不是例行公事,但亞瑟通常會花點時間在腳趾上塗軟膏,以免起水泡或長雞眼。他也從來不省略用藥水漱口的程序。(“像我這樣每天要跟普羅大眾接觸的人,必須做好防範工作,抵禦病菌的入侵。”)而這一切還不包括他真正在臉上上妝的日子,(“我感覺這個早上需要一點顏色調劑,天氣實在太令人鬱悶了。”)或者每隔一週就要用脫毛液清理手背和手腕的重要洗手禮。(“我不喜歡被點醒我們跟猿猴的親屬關係。”)

好不容易完成這些繁瑣的作業,也難怪亞瑟面對早餐時總是胃口大開。他已成功將施洛德女士訓練成一位烤土司高手;而她在頭幾天之後,端上來的煎蛋就再也沒有煎過頭了。亞瑟吃的果醬是由一位住在威爾默斯多夫區的英國女士手工自製,價格將近市價的兩倍。他用自己專屬的咖啡壺,是他從巴黎帶回來的;喝的是特別調配的咖啡,得由漢堡直接寄送過來。亞瑟是這麼說的:“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生活後,比起許多過度宣傳和過份評價的奢侈品,我現在更珍惜生活中一些小事物本身的價值。”


    希特勒跟右翼政黨的協商破裂,卐字旗甚至還跟錘子鐮刀眉來眼去。據亞瑟的說法,兩個敵對陣營已經有電話聯繫了。納粹衝鋒隊會跟共產黨人一同奚落破壞罷工的工賊,並朝他們丟擲石塊。在此同時,濕漉漉的廣告柱上,納粹的海報卻將德國共產黨描繪成穿著紅軍制服的骷髏怪。再過幾天就會有另一場選舉,今年的第四次了。人們踴躍出席政治集會,畢竟這比看電影或買醉便宜。年長者足不出戶,安坐在潮濕破舊的屋中,烹煮麥芽咖啡或淡茶,死氣沈沈地漫談著經濟崩盤。

   
    ......我感到一股突如其來的焦慮,想要保護他,讓他免於領悟自己到底幹了什麼。悔恨不適合年長者。悔恨在他們身上不會產生淨化和提昇,只會帶來恥辱與悲慘,就像是某種膀胱疾病。


諾瓦克

    在這溼冷的秋天,陰暗的庭院裡總有霧氣縈繞不散,街頭歌者和音樂家在此輪番上陣演出,幾乎不曾間斷。有幾個彈曼陀林的男孩團體、一名拉手風琴的老人,還有一名父親帶著幾個小女兒一同合唱。最受歡迎的曲子無疑是《青年之歌》(Aus der Jugendzeit)。我經常一個早上聽到十幾次。女孩們的父親已經癱瘓,只能像驢子般發出絕望的喉音,但他的女兒們唱起歌來卻充滿魔鬼似的精力:“她來,她不來!” 她們齊聲高唱,像是惡魔在空氣中歡慶人類的挫敗。偶爾會有一個硬幣,用報紙的一角裹著,從高處的窗戶擲下來,打在路面上,像顆子彈般彈跳,但小女孩們從不退縮。


柏林日記(1932-3年 冬)

    觀眾對這些比賽認真得不得了,對著拳手嘶吼加油,甚至會私下對賭和爭執結果。幾乎所有人在帳篷中都待得跟我一樣久,而且在我離開時仍繼續留下。這政治上的寓意相當令人沮喪:這些人可以相信任何人或任何事。

《我們都是食人族》Claude Levi-Strauss

關於人工生殖,我們主要關注的似乎是受精與性愛、甚至可說性慾分離的問題。如果要讓人接受,這些事情必須發生在實驗室冰冷的氣氛下、受到匿名保護、由醫生居間執行,以排除參與者一切的個人接觸,以及任何情色或情感的交流。然而,在現代技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社會並非沒有捐精行為存在,這種服務不但毫不扭捏,而且可以說是在“家庭內的”(en famille)。巴爾扎克於1843年開始寫作一部最終未完成的小說 - 那是社會和道德偏見遠較今日更為強烈的年代 - 饒富深意地將小說題之為《微小的中產階級》(Les Petits Bouregeois)。這部無疑受到真實事件啓發的小說,講述了兩對夫婦朋友,一對有生育能力,一對不孕,相處非常融洽。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負責和不孕女子的丈夫生育一個孩子。如此結合而生的女孩,受到兩個家庭相同的疼愛。他們住在同一棟樓,周圍的人也都知曉這個情況。


藝術家的畫像

在加拿大西部的太平洋沿岸,畫家和雕刻家形成一個與眾不同的社會群體,他們被冠以一個共同名稱,此名稱意謂著他們被神秘所圍繞。事實上,無論男人、女人、甚至小孩,只要打擾到他們工作,立刻會被處死。


維科的航跡

如何從個體獨自生活演變到群體生活,我們在陸生阿米巴原蟲身上能夠觀察到,而且科學上是可以解釋的。這些單細胞生物在食物充足時獨立生活,不與他們的同類接觸;但是,當食物開始缺乏,牠們就會分泌一種物質,吸引彼此接近。牠們凝聚在一起,組成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新型態組織。在這個社會化的階段,牠們移動身體接近比較潮濕和溫暖、食物充足的地區。然後社會解體,個體分散,每個個體又重新回到單獨的生活。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黃金時代》蕭紅

破落之街

    這破落之街我們一年沒有到過了,我們的生活技術比他們高,和他們不同,我們是從水泥中向外爬。可是他們永遠留在那裡,那裡淹沒著他們的一生,也淹沒著他們的子子孫孫,但是這要淹沒到什麼時代呢?

    我們也是一條狗,和別的狗一樣沒有心肝。我們從水泥中自己向外爬,忘記別人,忘記別人。

《旅行上癮者》Paul Theroux

    另一個重要且根深蒂固的事實是,在我所知道的非洲,即使是我所認識的東南亞,當地人從來不會用離鄉背井和移居海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們接受會在自己國家 - 更確切的說,是在他們出生的村子裡 - 終老和死亡的想法。他們在其他地方沒有親戚或家人。終其一生都待在一個國家的人容易將他自己視為那個社群的一份子,並且對那個社群負有責任。由於逃離並非他們的選項,因此我所認識的這些人對他們的土地有著很強的歸屬感。他們看得很遠:他們一直都在那個地方,那塊土地是他們的;他們是某個文化的一部分,有著長遠的記憶、深厚的根源、古老的習慣和風俗。住在這樣的人之間讓我更加覺得,我和他們不是同一個圈子,而像是異鄉人;而這樣的感覺讓我深深著迷。

    在亡靈籠罩下,這些地方的人口看起來比實際還要多,因為大多數人相信他們和肉眼無法看見的靈魂世界和諧共存。換言之,祖先與我們同在。伊努特人認為,在祖父母剛過世後出生的嬰兒其實是亡者投胎轉世的結果,而且這個嬰兒將被視同“祖父”或“祖母”般看待,並且以對待長者的方式來尊敬他。我離鄉背井十年裡所待過的大部分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亡者並未死亡,甚至並未消失;對這個世界上許多人而言,沒有人會死,沒有人真的離開。亡者尚存、朋友猶在,列祖列宗也都沒有離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看出了這個現象,他寫道:或許沒有任何一個社會不以虔誠的心來對待死者。以我現在這個年紀,我對祭祖和亡靈不遠這些觀念的接納度更甚於一神論。任何因為失去父親或母親而感到悲傷的人都能理解我的話,不過這個概念也涵蓋所有時間流逝的範疇。

    離開馬拉威二十五年後重遊舊地,我遇到的人提醒我,我並未被遺忘。做為他們的朋友,我並未真的離開。對他們而言,我離開的時間並不久。難道這是因為身在西方的我們傾向於以人這一生來度量時間嗎?或許在某些壽命很短的地區(根據最新統計,辛巴威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八歲),用壽命長短來做為時間度量的單位是沒有意義的。

    在巴布新幾內亞東北海岸外的特洛布里安群島划了一整天的獨木舟之後,我在一個濱海小村上了岸,希望徵求他們的許可在附近海灘紮營。“就留在這兒吧,”村民瞪大了眼睛,執意要我留下。“你在這兒很安全。”不過這句話也意味著他們會注意我。沒有人問我打算在村子裡待多久,儘管他們對我寧願待在帳篷,而不願到他們小木屋接受熱情款待百思不解。擔心感染瘧疾 - 這是特洛布里安群島特有的疾病,而且通常會致人於死 - 是我唯一的考量。在島上心滿意足地待了兩個星期之後,我才划著小船離開。

    離別時,他們對著我大喊:有空再來!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 大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 - 我再度折返這個群島;當我真的無預警地將獨木舟拖離瀉湖時,岸上一名女子面帶微笑地對我說,“我們剛剛才在談你呢。”

    她輕鬆隨意的歡迎方式令我欣喜不已。他們對於我的再度出現並未另眼看待,彷彿我根本不曾離開似的。我想到在這中間幾個月發生了許多事情。這段期間對他們而言並不長;他們經歷了一次豐收、一次暴風雨,還有幾位村民的死亡。但在特洛布里安群島,沒有人真正死亡;他們只是到另一個島去:那些亡靈都住在北邊一點的圖馬島上。

    他們對時間流逝的獨特觀念使我的再次造訪輕鬆許多。特洛布里安群島的島民也有他們的禮節 - 像是慣例性的問候和致贈禮物 - 然而他們不會以戲劇表演和牽強的情緒去突顯一個老美的歸來。想到我潛藏在他們的意識裡,就不免欣喜。死亡或離開只是永劫回歸的其中一環。

    人雖然來來去去,共處的時間長短不一,但友誼並不會因為他們的缺席而減少,在特洛布里安群島,重要的是,你自始至終都存在村民的意識裡。如果某人談到你,或是如果你出現在他們的夢裡,你就存在 - 你是一個永不磨滅的實體。


克里奇族的記憶祭司

    在蘇門答臘中南部有一群山地原住民,叫克里奇族,他們會選出一個人擔任該族所有事件、發生日期與人名的記憶者,而且這個人通常是男性。這個人握有族人的家族史,而且可能要花上一個禮拜時間、夜以繼日地來講述各個族人的家譜。

    這位記憶祭司提醒族人他們的身份背景以及他們曾經做過的事。他是他們的消遣、他們的歷史學家、他們的記憶、大腦和想像力。他讓克里奇族的族人獲得歡樂,也讓他們掌握了應有的資訊。克里奇族沒有首領或酋長,因此記憶祭司成了唯一的權威。

    記憶祭司這個頭銜是在他出生時就賦予的:當他還是嬰兒時就被挑選擔任這個角色,到了能溝通的年紀,大家就讓他明瞭,他是所有克里奇族知識的寶庫。

    歷史從他開始。當記憶祭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他必須記住龐大的家族名冊,而且他必須能夠詳細敘述從他出生那一刻開始所發生的一切大事。

    克里奇族是一支外表看似平和的民族,偶爾會出現暴力的行為。他們為了表示懊悔而咬自己早已不是新聞,他們抓自己的臉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此外他們不誠實、不可靠,喜歡偷竊、搬弄是非、賭博,而且會突然出現最挑臖的行為。

    儘管記憶祭司神通廣大、無所不知,但相較於他所不知道的一件真相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個秘密在全體族人一致緘默的陰謀下,從未讓他知道:那就是過了三十年之後,依照克里奇族的標準,他已屆老年(他可能沒了牙齒,而且幾乎注定滿佈皺紋、身形萎縮);屆時將召開一項會議,由他敘述克里奇族的歷史;末了他將被處死,然後依潔淨禮的慣例,被克里奇族的族人烤來吃。

    下一個出生的男嬰將被指派為記憶祭司,地位也獲得提昇;克里奇族的歷史於是重新開始。而在他出生前所發生的任何事將不復存在,所有的紛爭已然解決,所有的債務一筆勾消。

    所以現在是嬰兒、很快將蛻變成男人的記憶祭司學習扮演自己的角色,相信歷史從自己開始,而且渾然不知自己的將在某個指定時刻被迫終止。然而記憶祭司的死,正是克里奇族賴以生存的目標和竊竊私語的題材,它免除了所有債務、所有罪行]所有恥辱和失敗,所以克里奇族熱切期盼祭司之死所帶來的失憶症。祭司一生儘管對自己的命運毫無所悉,但與其說他是最高權威所在,毋寧說是一個方便的容器,用來收納克里奇族混亂龐雜的資訊;他被人們暗地取笑,因為他不知道眼前這一切將在他命定死亡的時候,遭人們遺忘。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甲骨文》何偉

我想起中國人是怎麼用“厲害”這個字。太多事可以用厲害來形容:一場洪水、戰爭;一個英雄、罪犯;一個戰勝的將軍、上海女人。而對有影響力的人,你也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他:毛澤東、甘地、希特勒、華盛頓 - 都很偉大。這完全跟道德無關,好像世界是全靠大事和偉人來運作,它們是那麼遙遠,一般人是不能加以評論的。幸運的話,你可以站在一邊觀看。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奇石》何偉 Strange Stones - Peter Hessler

《大城女孩》


    艾蜜莉無法告訴我,為什麼她從家鄉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會選擇離鄉背井的生活。她說:“那是藏在心裡的一件事。我媽媽說,我不會滿足於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她說我決定要吃苦。”不論如何,艾蜜莉是不可能滿足於在當地做個老師的生活的。“當老師對女孩子來說是份很好的工作,也很容易找到丈夫,因為男人都喜歡找老師當老婆。它可能會帶給我很舒適的生活。但太舒服了,我覺得那跟死了沒什麼兩樣。”

《沈入水中》

    在最後的拆毀階段,城裡的商店只賣食物、飲料或衣服。你經常可見老人,他們當中,有些人離不開老家,有些人沒有孩子或親戚來幫他們搬家。仍然留在城裡的年輕人,通常想要在社區找出最後的值錢物。撿破爛的從建築物中扯出廢金屬,農民想盡辦法在即將沒入水中的土地種出最後的農作物。一排排整齊的蔬菜種在瓦礫中,就像戰區的菜園。當我抵達大昌鎮,政府正好在拆除第一排房屋,一名中年男子的房子已經被拆,而他坐在房子的木造架構裡喝白酒。那時是早上十點,他已經喝醉了,而他告訴我:“我就像掛在釘子上的東西,別人愛把我拿到哪兒,就把我拿到哪兒。”

《回到西方》
  
    他們不愛說故事,不喜歡成為注意焦點,不太喜歡稀疏,也很少逗留在有趣的細節。這不是想要安靜的問題,事實上,大多數的中國人會不斷地談著食物、錢和天氣,直到你受不了。


    我喜歡別人要求彼得張接受他們的錢。我想像彼得張是一隻孤獨的狼,一個國際性的神秘人物,而且我喜歡接他的電話。一天晚上,當我和 Leslie 從鎮上吃晚餐回來,電話響了。

“彼得張的電話,” Leslie 接電話後說:“一個女的打來的,我想她說她是國家燈泡協會的員工。”

“國家燈泡協會是什麼東西?”

“我怎麼知道?你要我掛電話嗎?”

但我決定把這通電話聽完。通話狀況不是很好,電話中的女人說,聽完協會執行副總裁韋恩拉皮耶的錄音訊息後,會有一項只有一個問題的民意調查。錄音訊息的開頭是一個憤怒的聲音,所以我心裡想:老天,這個法國佬竟然為了燈泡把自己搞得這麼激動!但是接下來我明白了,原來我們把 rifle 聽成 lightbulb。美國來福搶協會正以電話針對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荒野進行一項導向性民調。

拉皮耶解釋說,美國政府想要通過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槍枝管制協定。第三世界的獨裁者正在促成這項法令,自由派的美國官員和媒體界菁英也支持這項法令。錄音訊息結束後,電話另一頭出現一個男人的聲音。

“張先生,”他說:“你對第三世界獨裁者和希拉蕊克林頓嘗試禁止美國民眾持槍有什麼看法?” 

“我贊成。”

“你贊成什麼?”

“我贊成他們禁止持槍,”我說:“你必須了解,我來自一個第三世界獨裁國家,我來自中國,我不認為民眾應該享有太多自由。”

一段長久的沈默後。“嗯,”他說:“我感謝你的誠實。”

“那你意味我會說什麼?如果你打電話給任何一個姓張的人,他們都會這麼說,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一致。我們都來自中國,我們不要槍。”

“好吧,”他說:“我瞭解你的意思。”

“我們想要一個更有力的政府,就像我們的中國的政府。”

“嗯,”他說:“謝謝你的答覆。” 他非常客氣,沒有跟我爭辯,但他似乎無法結束這次電話談話 - 他顯然不是協會中那顆最明亮的燈泡,可以用光明一掃我的見解。最後,我說了再見,並掛掉電話。然後,在那晚剩餘的時間,彼得張可以休息了。

I liked it when people pleaded with Peter Chang to accept their money. I imagined him as a lone wolf, a figure of international mystery, and I enjoyed taking his calls. One evening, the phone rang just as Leslie and I were returning from dinner in town.

“It’s for Peter Chang,” Leslie said, after she answered it. “It’s a woman. I think she says she’s from the National Light Bulb Association.”

“What the hell is the National Light Bulb Association?”

“How should I know? Should I just hang up?”

But I decided to hear this one out. The connection was poor, and the woman said something about a one-question poll that would follow a recorded message from Wayne LaPierre, the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The message began with an angry voice, and I thought, Man, this French guy seems awfully worked up about light bulbs. Then it dawned on me that we had confused the words “light bulb” with “rifle.” The N.R.A. was doing a push poll, working the wilds of southwestern Colorado by phone.

LaPierre explained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was trying to pass the strictest gun-control treaty in history. Third World dictators were urging the law forward; it was also supported by liberal American officials and the media élite. After the message, a man got on the phone.

“Mr. Chang,” he said,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these Third World dictators and Hillary Clinton trying to ban firearms in the United States?”

“I’m in favor of it.”

“You’re in favor of what?”

“I’m in favor of them banning guns,” I said. “You have to understand, I’m from one of those Third World dictatorships. I’m from China. I don’t think people should have too much freedom.”

There was a long pause. “Well,” he said, “I appreciate your honesty.”

“What did you think I was going to say? If you call anybody named Chang, he’s going to say the same thing. We all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this. We’re all coming from China, and we don’t want guns.”

“O.K.,” he said. “I understand what you’re saying.”

“We want a more powerful government, like we have in China.”

“Well,” he said politely, “thanks for answering.” He lingered on the line; he didn’t seem to know how to disengage himself. At last, I said goodbye and hung up, and Peter Chang took the rest of the night off.

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0/04/19/go-west

《Doctor Dam》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尋路中國》何偉

    許多問題提到鳴喇叭。在中國的車輛中,喇叭基本上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 它表達了司機的反應。人們不停的按喇叭,一開始聲音聽起來都一樣,但久而久之你就能學會分辨它們。在這個意義上它像四聲一樣複雜。中文口語講究音調,也就是說像“ma”這樣一個單音節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分別有不同的意思。同樣的,一聲中國喇叭聲可以有十種完全不同的含義。一聲結實的“嘟-” 是用來引起注意的。兩聲“嘟、嘟”表示生氣。有一種長“嘟---”意味著司機被堵在了水泄不通的車陣裡,已經沒法從人行道上往前竄,希望路上的其他人會消失不見。用來回應的“嘟---”證明了他們也動不了,會繼續留在這裡。有一種結結巴巴戰戰競競的“嘟嘟嘟嘟嘟嘟”顯示了恐懼。馬後炮“嘟”是新手司機在發生情況的時候太慢按下喇叭而發出的。還有一種短促的“嘟”只是告訴別人:我的手還在方向盤上,這個喇叭也仍是我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在山西省西北部,有一段長城位於黃河之畔。沿著高聳的黃河土岸,我開了幾百公里。在這裡開車很容易,因為政府最近的基礎設施設計劃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路況。到處都有宣傳標語在慶祝這項建設 - “修好道路,脫貧致富”,“護路光榮,毀路可恥”。中國農村的交通流量太少,所以看板上沒有多少商業廣告,也就是說司機不必受到建議你吃什麼或喝什麼的圖片轟炸,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的口號。這些口號的語言富有特色:簡潔而有力,直接卻費解。“軍民一家親” - 在空曠道路上的這個標語讓我的想像力天馬行空地游弋馳騁。在山西鄉下,我經過了一個只是簡單寫著“自強、奮鬥、堅持、無私奉獻”幾個字的標誌牌,沒有更多的說明和細節:可是到頭來你又能要求什麼細節呢?在內蒙古,一家當地發電站的標語大玩文字遊戲,我要停下車來仔細想才能明白:“人人用電,好好用電,電好好用”(我停了一下才喝彩一聲:“好!”)。我經常經過寫著計劃生育標語的看板,其口號從毫無意義的廢話(“女兒也是親骨肉”)到多管閒事的建議(“晚婚晚育”)再到徹頭徹尾的謊言(“生男生女都一樣”)一應俱全。覆蓋住空曠的大草原而膨脹起來了。“大家動手讓青山變得更綠” - 這些十二公尺高的字橫跨既不青也不綠也沒有人在動手的內蒙古山脈。在另一個尤其荒無人烟的不毛之地,一首詩被刷在岩石上: 

種樹植草
打造繁榮農業
建房養羊
創造山水美景


    房間的佈置顯示出一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交流:野豬的胎兒漂浮在離佛像神造一公尺多遠的地方;丹佛的天空正對著人民解放軍的坦克。兩瓶約翰走路威士忌和兩門魏子淇從長城上搜尋來的明朝信號炮放在一起。還有一本展現懷柔基礎設施的月曆。有時當我們坐在餐桌旁吃晚飯的時候,我環顧四周想:誰能弄明白這個世界?

《消失中的江城》何偉

    先生是整所師範專科學校的黨支部書記,身為學校最高階的共產黨官員,他必定有許多比為和平工作團志工買網球更重要的事要做。亞當說了一些像這樣的話 - 強調沒有網球,他的日子照樣過得十分愜意。但是,張書記十分堅決。

他以淡淡的語氣說:“已經決定了,校方將買網球給你。現在該打牌了。”


    起初,我們很少讀文學教科書,因為對學生而言,即使概述也不容易讀,但是,從其它角度接觸教材並不難。我常常說故事,常常和那些被我抓來當“志願者”的不情不願的學生,把故事演出來,而學生們都樂此不疲。在這個國家,外國人常常只因為身為外國人就上電視,所以,當一個外國人表演《高文爵士和綠衣武士》(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時,所有的學生都入迷了。在其他時候,我要他們寫作文;我們談到《貝奧武夫》的觀察角度,而我要他們從怪物 Grendel 的角度寫這個故事。幾乎沒有例外,男學生都描述吃人的滋味,以及如何使用正確的方法吃人,而女學生都描述沼澤地是多麼寒冷而黑暗,都認為即使是怪物也有感覺。一個叫葛莉絲的學生寫道:

    那些武士說我是怪物,我不同意。我認為那些武士和國王才是真正的怪物。
    你知道,他們每天吃香喝辣,而那些食物和酒是從哪兒來的?想必是從農夫那兒搶來的。
    除了享用珍饈佳餚,國王和武士什麼也不做,而農民天天辛苦工作,卻吃不好,許多人甚至沒有房子住,像我一樣,只能住在沼澤地。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我必須改變它。
    那些武士,我真是討厭他們。我要幫窮人懲罰他們。我會叫武士蓋一棟大房子,我要邀請窮人和我一起住在這棟房子裡。

    上大學時,我上過一些馬克斯主義評論者的課,他們大都被授與終身職,有上流階級的背景,而且領高薪。他們寫了許多評論,關於身體、金錢和交換的評論。然而,不知怎麼地,他們的說服力不及把格蘭達爾寫成馬克斯主義革命份子的葛莉絲。葛莉絲寫得很坦率,這不是上流社會的馬克斯主義。畢竟葛莉絲是農民的女兒,她沒有終身職。而我總是認為,如果那些認真地談論革命和階級鬥爭的人沒有終身職,他們的論點會較切實際。我猜想如果你得聽馬克斯主義者詮釋文學,你倒不如來到一個學生得打掃教師的學校聽聽這些詮釋。


    是一場不算激烈的公開爭吵,包含了兩幕。年輕人被他的朋友拖出庭院,但是他掙脫開來,橫衝直撞地回到廟裡,和師父繼續相互叫罵了五分鐘。顯然年輕人並不想傷害師父,而且當然,現在要改變命運已嫌太晚,他只是想挽回面子。他的朋友邊笑邊把他推向出口。他們離去後,我們等到他的叫罵聲漸漸消逝在遠處,而且顯然不會出現第三幕的爭吵,才進入主廟內。我在涪陵看到的一些公開爭吵包括許多幕,連棒棒軍都看膩了,沒等到爭吵結束就離開了。

    這場爭吵不是在這間廟算命的一個吉兆,但是,二十六歲的郭曉琴顯然覺得歲月不饒人,所以沒有半途而廢。師父讓自己鎮定下來,祈禱,然後叫郭曉琴在祭壇前磕三次頭。當她彎身時,他敲鑼,並給她一筒木條,其中一根在喀嚓聲中脫離。師父看著木條上的籤文,然後詮釋郭曉琴的命運。他說她很快 - 也許在一年內 - 就會結婚。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王玉梅給師父十元,我們離開時,他面露微笑。


    我知道李佳麗十一個麻煩,就一個中國女人而言,她太放肆了。她不是要錢,就是發瘋了。在第一年,我和亞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個大一女學生在亞當的公寓外埋伏了兩、三星期,而我在涪陵時,一直被一位叫歐小姐的中年婦人糾纏著。這兩個女人顯然精神十分錯亂,無疑地,她們找上我們,是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圈外人”。這是住在涪陵最有趣、也最麻煩的一面 - 身為外國人,你常常吸引某些邊緣人物。過著中國人的生活是可能的,但這不意味著這是一種正常的中國人的生活。


     分長長的兩個階段把所有我們讀過的詩錄下來。錄完詩後,我和亞當花五分鐘對著錄音機喊髒話。然後,我把錄音機還給吉米。他也會很好的,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他們堅強、可愛、滑稽而憂傷,那樣的人總是能從困境中挺過來。他們未必有金色時光,但也許就因為這樣,他們不容易凋零。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發現曼谷》Alex Kerr

藝術批評家 Apinan Poshyananda 便警告:“在泰國的笑靨之後,創傷與騷亂是泰國心理的一部分。”這是泰國月亮的陰暗面。它成為許多當代藝術的基調,其主題聚焦於社會的不公、貪婪、悲傷、孤寂或憤怒。然而泰國日常生活的人際接觸卻是無比溫和。在曼谷住了一段時間後,去一趟上海或北京會令人頭皮發麻:商人對手機咆哮、老嫗隔街叫罵 - 處處都有尖銳的聲音在攻擊耳朵。我有些曼谷朋友說,他們絕對不去香港,因為那裡刺耳的語言會狠狠折磨他們細嫩的泰國神經。


Anna Leonowens 以十九世紀歐洲人普遍擁有的熱誠總結了泰國人的矛盾:一如多數亞洲民族,他們有好逸惡勞、目光短淺、貪心、不知節制、有奴性、殘酷、虛榮、愛打聽、迷信和懦弱的傾向;所幸這些令人厭惡的特質,有不少個別差異。在公眾場合他們小心遵守他們對禮儀的見解,彬彬有禮、端莊得體、尊敬長者、厚愛親人,對僧人十分慷慨......”


政府部門通過非正式的“輔導”,來推動型式溫和的審查制度;比較可怕的是,冒犯權威人士可能會招致報復。新聞記者和政治人物無不謹言慎行,唯恐被安上叛逆的罪名。久而久之,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自我審查,透過諷刺、隱喻和“傳說”表達想法。要讀懂報紙,你得先學會解碼:“勢力者”可能代表“幫派份子”;“轉調至協助官務”可解讀成“被開除”;“不尋常的財富”暗示“受賄”;“誠實的錯誤”表示某人罪證確鑿,但位高權重而無法予以懲處。有些話題敏感到完全沒有人敢談。泰國發現自己正被沒有人敢公開談論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給撕裂。有太多沒有表達、深刻而強烈的情緒,潛伏於被審查的表面之下,卻有著火山爆發的能量。


    雖然日、泰兩國的文化史有共通點,但說到設計,泰國和日本就是兩個極端了。日本藝術有禪意,著眼於當下、手邊的事物。一如花道大師川賴敏郎指出,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事物顯得真實,意即讓事物看來比實際更強烈、更漂亮、更理想的“真實”。他們強調純粹、強調析出每一種本質,強調品嘗原汁原味。

    泰國截然相反,他們刻意模糊界線。維希教授說:一切事物都被格式化、理想化。萊泰是扭轉成迎合泰國人喜好的自然。每樣事物都在變。樹籬要修剪得像那伽的蛇。肉要搗碎、醃漬、混合,最後變成別的東西。魚要串得像扇子或花一樣。沒有東西可以記得它來自哪裡。

    維希繼續說:“人們一直在追求有趣、奇特和深奧。如果有好的解釋就更好了,就像創作泰國花藝那樣。這些是天國的花,如果你是神,你會做出像那樣的東西。”


小說家 Lawrence Durrell 用了很多令人張口結舌的形容詞來描述亞力山卓港:另一個熔爐般的城市、一九三O至四O年代地中海的渡假聖地;同樣的詞語也適用於今天的曼谷。“你的祖國也在這裡,” Durrell 這麼寫道:“這兒淨是那些不規則、迂迴、多型態、彎彎曲曲、模稜兩可、晦澀、曖昧、分來叉去或瘋瘋癲癲的東西。希望你喜歡。


有時候我會覺得,曼谷就在一棵巨大的雄魅樹籠罩之下,它散發氣味、驅使我們做出無法無天的行徑。至於雄魅樹為什麼會在這裡而非他處枝繁葉茂,你可以洋洋灑灑地列出一堆因素:沒有猶太 - 基督 - 伊斯蘭的道德非難;較不注重中國的父權思想和孔孟倫理道德;性別界線模糊;曼谷位於南亞的十字路口,多元種族混雜。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Wild》Cheryl Strayed

    We stood close together, face-to-face, my hands gripping the front of his coat.  I could feel the dumb ferocity of the building on one side of me; the gray sky and the white streets like a giant slumbering beast on the other; and us between them, alone together in a tunnel.  Snowflakes were melting onto his hair and I wanted to reach up and touch them, other's eyes as if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Cheryl Strayed," he said after a long while, my new name so strange on his tongue.
    I nodded and let go of his coat.


    I'd done that so many times before.  I'd done it for years - every time I visited a beach after I fell in love with Paul when I was nineteen, whether we were together or not.  But as I wrote his name now, I knew I was doing it for the last time.  I didn't want to hurt for him anymore, to wonder whether in leaving him I'd made a mistake, to torment myself with all the ways I'd wronged him.  What if I forgave myself?  I thought.  What if I forgave myself even though I'd done something I shouldn't have?  What if I was a liar and a cheat and there was no excuse for what I'd done other than because it was what I wanted and needed to do?  What if I was sorry, but if I could go back in time I wouldn't do anything differently than I had done?  What if'd actually wanted to fuck every one of those men?  What if heroin taught me something?  What if yes was the right answer instead of no?  What if what made me do all those things everyone thought I shouldn't have done was what also had got me here?  What if i was never redeemed? What if I already was?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在憂鬱熱帶

    為甚麼曾經有趣的人會變得無聊?一旦進入三十四十這個階段,一個人所要做的事或投向的路線就算尚未成型,也大概底定,不再像一二十段那樣充滿實驗性質,帶著一種毫無責任時效的好奇,我們紛紛穿上成人的狼皮或羊皮,戴上手套和帽子,誰是主教、誰是僧侶、誰是聖母、誰是屠夫、誰是騎士、誰是稅吏,不由分說,一目了然。

(你還在各個村莊吹笛子嗎?他們問。跟著你的那些人,你把他們都扔在哪裡?)

《憂鬱的熱帶》Claude Lévi-Strauss

西印度群島

    我們要趕快去安慰我們船上的夥伴,特別是其中兩位年輕的德國女人,她們在船上的時候就曾暗示我們,如果能儘快洗個澡,不惜背叛她們的丈夫...... 對船上同行的旅客而言,他們以前的生活大體平靜無波,現在一下被推進這種大冒險似的旅程裡面,他們所遭受到的那種愚蠢與嫉妒怨恨的混合似乎是一種聽都沒聽說過的、非常特別的、非常例外的現象。事實上,他們把這種現象對他們自己所產生的切身影響以及對虐待他們的人的影響,看作似乎是一種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前例的大災難。但我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現象倒看過一些,前此幾年也曾經歷過一些不尋常的經驗,因此這種現象對我而言並不算完全陌生。我知道當代人類因為人口數目太多,所要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再加上交通與通訊工具的急速改進,當代人類的皮膚似乎被因此帶來的越來越朵的物質與知識交流弄得越來越不耐煩,結果就是類似我們早上經歷過的痛苦經驗慢慢的洩漏出現。在馬丁尼克這個法國殖民地,戰爭與敗戰所帶來的唯一後果,是把這種普遍的過程加速推進罷了。戰爭與敗戰只是促成一種持久性的污染的觸媒,而污染本身並不會自地球上消失。某個地方的污染也許會暫時消沈,但在其他地方會重新出現。一旦社會人群所擁有的空間開始緊鎖的時候,愚蠢、怨恨與容易輕信受騙便會像膿一樣的產生。

    旅行途中種種意外事件常會帶來此類意義多樣的景象。由於我在美國的最先幾個禮拜是在波多黎各度過,以後我便在西班牙發現美國。就像幾年以後,我所參觀的第一所英國大學校園是在西孟加拉邦的達卡市,校園裡面全是新歌德式建築,因此我到今天為之仍把牛津大學看作是印度,只不過這個印度成功的制伏了泥濘、發霉以及四處蔓生的植物罷了。


追尋權力

    旅行,那些塞滿各種夢幻似的許諾,如魔術一般的箱子,再也無法提供什麼未經變造破壞過的寶藏了。一個四處擴伸、興奮過度的文明,把海洋的沈默擊破,再也無法還原了。熱帶的香料,人類的原始鮮活性,都已被意義可疑的一片忙亂所破壞變質。一片忙亂迫使我們壓抑我們的慾望,使我們注定只能取得一些受過污染的回憶。

目前,玻里尼西亞的島嶼被水泥覆蓋,變成停靠在南海的航空母艦,整個亞洲漸漸像極了一個破落的、光線陰暗的郊區,非洲到處可以看見臨時急促搭蓋起來的小城鎮,軍用與民用飛機在來不及破壞原始森林的原始性以前就著手侵犯其純真與無邪,在這樣的情境下,旅行所能帶給我們的所謂逃避,除了讓我們面對我們歷史裡面比較不幸的那一面以外,還能提供些什麼呢?我們偉大的西方文明創造這麼多我們現在在享受的神奇事物,但在創造出這些神奇事物的同時,也免不了製造出相應的病象出來。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就是它所顯現出來的秩序與協和,在其中孕育著一些前所未見的複雜結構,但為了這個秩序與協和,卻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產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個地球。我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使我們自己的垃圾,丟擲在人類的顏面上。

    “每一個人,身上都拖帶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的回到他身上所拖帶著的那個世界去。” Chateaubriand


回顧

    他太太非常辛勤地照顧著他。他太太本人,年齡(年齡會把年輕時候才會發生的身體上與道德上的特徵相互混淆之情況消除)使她那一度被稱讚為“痛快”的個性變成醜陋與易怒。


一個人類學家的成長

    我非常用功的念書,想進到 Gustave Rodrigues 所教的那一班,當時他被譽為“高級進步的”。不錯,他那時候是S.F.I.O.的激進份子之一,不過在哲學方面他所教的也不過是柏格森主義和新康德主義的某種混合罷了,令我大失所望。他非常熱切的訴說他那些枯燥無味的教條觀點,整堂課都激情的手舞足蹈。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天真的新年和這麼貧乏的知識能力結合在一起,蔚為奇觀。一九四O年德軍進入巴黎之時,他自殺了。


市場

    在孟加拉,中世紀型態的社區被一把推入工業時代,受世界市場變易的左右。他們從始至終都是疏離的犧牲。原料是陌生外來的,對紡織者完全陌生,紡織所用的線是從英格蘭和義大利進口的;對紐扣製造者而言,有一部分是陌生的,他們用當地的珠貝,但化學劑、紙板和錫箔紙則是外來的。整個地區的生產計劃完全依照外國規格,這些不幸的工人自己根本買不起那些衣服,更別提紐扣了。在一片蔥綠景觀背後,在平靜的河道兩旁排列著鄉村小屋的背後,可以窺見一座抽象的工廠的輪廓,就好像是歷史和經濟力量聯合起來建立的,該說是強加上的,其發展過程中最悲劇性的階段於這些哀苦無告稱為犧牲的人們身上:把中世紀的物質匱乏和疫病,早期工業時代的那種瘋狂的剝削,以及現代資本主義的失業與投機,全都加在一起。十四世紀、十八世紀和二十世紀匯合起來,給熱帶大自然所提供的潛在的田園風光來個最強烈的諷刺。

    是在世界的這一部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有時超過一千人,我才完全了解到熱帶美洲(在某種程度上整個美洲大陸)由於完全無人居住或相當程度的人口稀少所享受到的歷史特權。自由不是一種法律上的發明,也不是一種哲學思想的征服成果,更不是某些比其他文明更正確恰當的文明才能創造才能保有的東西。自由是個人以其所占有的空間之間的一種客觀關係的結果。而且,很難說資源豐富可以補空間不足的缺陷,也不能保證說一個富裕但人口過多的社會不會被其本身的人口密度所毒害,像有些麵粉寄生蟲,遠在他們的食物吃用殆盡一千,就用毒素遠射程的互相殘害。

    一個人必須很天真或不誠實,才會認為人們能夠完全不受其生存處境的影響去選擇其信仰。不但不是政治制度決定社會存在的型態,而是社會存在的型態賦予表達其社會存在的意識形態意義。意識形態只是一組記號(signs),只有在其所指的事物確實存在的情況下,才構成一種語言(language)。在目前,東方與西方之間的誤解主要是語意上的問題;那些我們想在東方廣為宣揚的觀念或“指渉者”(signifiers)所要指渉的指渉物(signifieds),不是性質不同就是根本不存在。在另一方面,如果可能使情況改變的話,對於目前受犧牲者而言,即使達成改變百年的架構可能是我們西方人認為無法忍受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他們不會自覺到是在被奴役,而相反的,如果他們漸漸走向強制勞動、事物配給和思想統治,他們會覺得是受到解放,因為他們可因此得到工作、食物和一定程度的知識生活。各種的形式化,看起來好像是各式各樣的剝奪,會被可能得到的奉送的真實所抵消,我們因為那些形式化的外表而使他們得不到該真實。

    熱帶亞洲與熱帶美洲之間的對抗,在可以找到的政治與經濟補救方法的那些問題之外與之上,還有一個問題:人類在有限空間內不斷增加。我們不得不想到,就這點而言,歐洲的位置是處於上述兩塊大陸之間。印度在三千多年以前嘗試用種姓制度來解決其人口問題,把量轉化為質,也就是把人群分門別類以使他們可以並存。印度甚至從更寬廣的視野去思考這個問題,把種姓制度延伸到人類之外,延伸於一切生命型式。素食原則和種姓制度一樣,目的是為了防止社會群體和動物種屬互相侵犯,為了保證每一群人或物種有其自己特殊的自由,方法是強迫其他的放棄享受與之衝突的自由。這項偉大的實驗的失敗是人類的悲劇;我的意思是,在歷史的發展中,不同的種姓並沒有發展到可以因為他們互相有別而平等的程度 - 此處的平等指的是相異相別者之間沒有任何共同的準繩 - 一個有害的同質性的因素被引進該制度中,使不同者之間可以互相比較,結果是造成一個有高低層次的階層。人類可以共存,只要他們能互相認為他們雖然不同,但都具有同樣程度的人性,但人類也能夠藉否認其他人也具有同等程度的人性而共存,只是其結果是建立一個互相從屬的體系。

    印度的偉大失敗可以給我們上一課。當一個社會人口太多的時候,不管其思想家們如何天才,該社會能存在下去只得產生出使一些人淪為奴僕的情況。一旦人類開始覺得受到他們的地理、社會與心理習性所壓抑不得伸的時候,他們就有被誘採取簡單的解決辦法的危險,把同類的一部分認為沒有做人的權利。這樣做使其他人獲得多幾十年的事件有些活動的空間。然後,就必須再把摒除在外的範圍擴大。從這個觀點去看歐洲過去二十年來所發生的事情,也就是人口在一個世紀內增加一倍的最後結果,那些事情也就不再是什麼某個國家的越軌,某種教條或某群人的異常了。我把那些事情看作是我們已進入一個有限的世界的前兆,就好像南亞早我們一千年或兩千年即已面對到的那樣,除非做些主要的決定,我不認為我們能避開和南亞同類的經驗。人對人有系統的貶值越來越時興,我們就是犯了言行不一和盲目無視的罪惡。

    在亞洲,使我害怕的是我們自己的未來的一種前景,也就是亞洲目前在經歷的景象。在印地安人的美洲,我很愉快的回想到一個時代,不但已變得多麼瞬息即逝,在那時代中,人類還和他所占住的世界成比例,自由的享受和指稱自由的象徵之間還存在真實確切的關係。


家庭生活

    一天裡面最熱的那段時間,整個營地靜寂無聲;營地住民,有的睡覺,其他的默不作聲,都在享受其逐出提供給他們的那些不完全的陰涼遮蔽空間。其他的時間裡,他們一面工作一面聊天。幾乎常常是快樂歡愉,他們說笑話,有時說些色情的或淫穢的笑話,常常因此引起一陣大笑。工作常被訪客或問題所打斷;如果有狗或馬開始交尾的話,每個人都停下工作,興致勃勃地觀察其過程。對這類重要事件發表完評論以後,他們又開始工作。

    有一次我碰見一個小女孩拿著她媽媽用來攜帶她小妹妹的樹皮巾帶來小心翼翼的攜帶一隻小狗。“你是不是在愛撫你的小狗呢?”我問她。她很嚴肅的回答,“我長大以後要殺野豬和猴子;狗一叫的時候我就把野豬和猴子全部亂棒打死。”

    我自己則一點妄想也沒有:這件小插曲很可能以慘劇收場。然而這場意外,以及我以後會描述的其他意外,一點都沒損及和南比克瓦拉人長久親密相處所必然形成的友誼關係。因此我最近讀到一本由一個外國同行所寫的書裡描述的,他對那群我曾在 Utiarity 一起生活過的土著的情形,感到異常傷痛。這位同行比我晚十年碰到他們。他去到 Utiarity的時候是 1949年,當時有兩批傳教士在那裡活動,一批是我提到過的耶穌會教士,另外一批是美國新教的傳教士。整個土著群只剩下十八人,他的描述如下:

        我在 Mato Grosso 所,見到的所有印第安人裡面,以這一群南比克瓦拉人最為淒慘。八個男人裡面,一個有梅毒,另外有一個身體受某種感染,有一個腳受傷,有一個是又聾又啞。婦女小孩看起來倒還健康。他們不睡吊床,睡地上,因此身上老是滿身髒土。夜晚寒冷的時候,他們把火熄滅,睡在猶溫的灰燼之中...... 只有在傳教士給他們衣服的時候才穿衣服,傳教士要求他們穿。他們討厭洗澡,因此身上不只蓋著灰塵和灰燼,蓋在皮膚與頭髮上,而且還蓋腐爛的肉片和魚片,再加上汗臭,使人以接近他們便很不舒服。他們看起來也有不少寄生蟲,肚子鼓脹,不停的放屁。他們裡面好幾個人擠進我們工作用的小房間時,我們得停止工作多次,使房間透些空氣......

        南比克瓦拉人...... 脾氣大,不禮貌,甚至粗鄙。好幾次我去他得營帳訪問 Julio 的時候,他躺在火堆附近,看見我來了便翻個身,背對著我說他不想講話。傳教士們告訴我,南比克瓦拉人會一而再的要求把某樣東西送給他,如果不答應,他會自己動手取走。為了避免印第安人闖進去,傳教士們有時候會把紗門關起來,但如果南比克瓦拉人真正想闖進去的話,會把紗門扯一個洞,然後走進去......

        不用和南比克瓦拉人相處多久,就可發現這種藏在底下的恨意、不信和絕望,其結果使觀察者產生一種沮喪的感覺,帶著一些憐憫之情。

    但是我認得他們的時候,雖然他們人口已因白人帶來的疾病而減少很多,但仍然沒有人,最少從隆洞所做的合人道的嘗試,沒有人要使他們就範,因此我要把以上的令人難過的描述忘掉,在記憶中只保留住有天晚上,我在隨身攜帶的小火炬之火光下寫進我筆記裡面的這項經驗:

        在黑暗的草原裡面,營火熊熊閃光。靠近營火的溫暖,這是越來越亮的夜裡而唯一的取暖方法;在棕櫚葉與枝所形成的不牢靠的遮蔽物後面,這些遮蔽物都是在風雨可能吹打的那一面臨時趕工搭建起來的;在裝滿整個社區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少許的財富的籃子旁邊;躺在四處延伸的空無一物的地面上,飽受其他同樣充滿敵意、無法預料的族群的威脅之下,丈夫們與妻子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四肢交錯,他們知道是身處於彼此互相支持和撫慰之中,知道對方是自己面對每日生活的困難唯一的幫手,知道對方是那種不時降臨南比拉瓦拉人靈魂的憂鬱之感的唯一慰藉。訪問者第一次和印地安人一起宿營,看到如此完全一無所有的人類,心中充滿焦慮與憐憫;似乎是某種永不止息的災難把這些人碾壓在一塊充滿惡意的大地地面上,令他們身無一物,完全赤裸的在閃爍不定的火光旁邊顫抖。他在矮樹叢中摸索前行,小心的不去碰倒那些在他的視線中成為火光中的一些溫暖的反影的手臂、手掌和胸膛。但這幅淒慘的景象卻到處充滿呢喃細語和輕聲歡笑。成雙成對的人們互相擁抱,好像是要找回一種已經逝去的結合一體,他走過其身邊也並沒中止他們的相互愛撫的動作。他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們每個人都具有一種龐大的善意,一種非常深沈的無憂無慮的態度,一種天真的、感人的動物性的滿足,而且,把所有這些情感結合起來的,還有一種可以稱為是最真實的、人類愛情的最感動人的表現。




一堂書寫課

      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沒有書寫文字的幫助,仍然大步前進,取得好多重大成就;有了書寫文字以後,西方的歷史時期的文明長期停滯不前。毫無疑問的,如果沒有書寫文字的話,很難想像會產生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科學上的急速擴展。但書寫文字固然是一必要條件,卻一定不是一個解釋此項擴展的充分條件。

    要建立其書寫文字的出現和文明的某些特質之間的互變關係,我們必須換從另一個角度加以考察。與書寫文字一定同時出現的唯一現象是城鎮與帝國的創建,也就是把大量的個人統合入一個政治體系裡面,把那個人分劃成不同的種姓或階級。這種現象,不論如何是從埃及到中國所看到的書寫文字一出現以後的典型的發展模式;書寫文字似乎是被用來做剝削人類而非啓蒙人類的工具。這項剝削,可以集結數以千計的工人,強迫他們去做耗盡體力的工作,可能是建築誕生的更好說明,最少比前述的書寫文字與建築的直接關係更具可能性。我的這項假設如果正確的話,將迫使我們去承認一項事實,那書寫的通訊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幫助進行奴役。把書寫文字用做不關切身利益的工具,用做智識及美學上的快感的源泉等等,是次要的結果,而且這些次要的功能常常被用來做為強化、合理化和掩遮進行奴役那項主要功能。

    不過,還是有些例外存在:非洲有些土著帝國統治了數以十萬計的人;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印加帝國有數百萬計的人口。然而以上兩個大陸裡面的這些建造帝國的嘗試卻也並沒有產生什麼恆久的結果。我們知道印加帝國創建於十二世紀左右:三個世紀以後,如果它自己不是已經衰頹不堪的話,Pizarro 所率領的士兵不會那麼輕易的就加以征服。雖然我們對古代非洲的歷史所知不多,但我們可感到其情況大致相似:龐大的政治群體出現了,不到幾十年的時間以後,又消失無蹤。因此,這些例子或許是證實了上述的假設,而非推翻它。或許書寫文字本身不足以鞏固知識,但書寫文字可能是強化政治統治所不可所缺。如果我們看看比較接近家鄉的例子,我們發現歐洲國家強迫教育的系統性的發展是和服兵役制度的擴張以及人口的無產階級化過程齊首並進的。掃除文盲的戰鬥和征服對公民的權威的擴張緊密相聯。每個人必須要識字,然後政府才能說:對法律無知不足構成藉口。


獨木舟之旅

    已有五個月沒下過雨,所有的獵物都不見了。如果能打到一隻憔悴的鸚鵡,或一條大蜥蜴來放在飯裡面一起煮,就算幸運。如果能烤隻陸龜或肉質多油黑色的穿山甲,即算美味。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只能吃乾肉,好幾個月以前庫亞巴鎮上的一個屠戶替我們準備的。這乾肉切得很厚,捲起來,每天早上我們都把肉攤開,抖出一大堆蟲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想使乾肉的味道別那麼難聞,可是過了一夜,又恢復原味了。不過,有次我們獵到一隻野豬;把野豬肉煮一段短時間就吃,對我們來說其味道比葡萄酒更美妙,每個人最少一口氣吃下一磅。那時候,我了解到以前關於野蠻人大吃肉類不知節制的說法了,很多旅行家都提到這點,用以說明野蠻人的蠻野無文。但是,只要試試每天吃野蠻人平日所吃的食物,馬上可了解飢餓的感覺;在此情形下,能夠盡情的大吃一頓,不僅僅使令人覺得填飽肚子,簡直是令人覺得進了幸福極樂之界。


亞馬遜流域

住在森林裡面的人,其想像力要比住在草原上的更為豐富,舉例來說,有些人頗具詩人的想像能力,有個父親叫做 Sandoval,母親叫做 Maria 的家庭,給他們的小孩取名字的時候,利用他們兩人自己名字的音節加以重組,創造出新名字來做小孩的名字!女孩子叫做 Valma、和 Valmaria、Valmarisa,男孩子叫做 Sandomar 和 Marival,再下一代的人則取 Valdomar 和 Valkimar 這樣的名字。好賣弄學問的人則把他們的兒子取亞里士多德和牛頓這樣的名字。亞馬遜森林地帶的人很喜歡一些名字富麗堂皇的成藥,像“寶貝藥酒”、“東方秘藥”、“郭多娜精品”、“布里斯多藥丸”、“英國寶水”和“天堂香膏”等等。他們有時吞食硫化鹽致命,不然就是吃奈寧的二氯氫氧化合物,藥吃太多,到了一點牙痛就得吃整瓶阿斯匹靈才能止痛的地步。馬查多河上游有一個小小的轉運港,很具象徵意味的只往更上游地區運送兩樣貨品:墳墓的欄桿和灌腸器。


奧古斯都封神記

    旅行是一場大虛幻,是一種煩死人的過程;整個過程只會對那些習慣於反射的影像而對真正的現實不熟悉的人才會覺得真實無虛。


一小杯蘭姆酒

    一個人類學家的兩種不同態度,也就是在自己社會是批評者,在其他社會是擁護隨俗者,這樣的態度背後還有另外一個矛盾,使他覺得更難以找到脫逃之路、解決之方。如果他希望對他自己社會的改進有所貢獻的話,他就必須譴責所有一切他所努力反對的社會條件,不論那些社會條件是存在於哪一個社會裡面,這樣做的話,他也就放棄了他的客觀性和超然性。反過來說,基於道德上立場一致的考慮和基於科學精確性的考慮所加在他身上的限制而必須有的超脫立場 detachment 使他不能批判自己的社會,理由使他為了要取得有關所有社會的知識,他就避免對任何一個社會做評斷。在自己的社會要參與改革運動就使他不能了解其他的社會,但對全人類社會都具普遍性了解的渴望欲求得到滿足卻又不能不放棄一切進行改革的可能性。

    沒有一個社會是完美的。每一個社會都存在著一些和他們自己所宣稱的規範無法並存的不純雜質,這些雜質會具體表現成為相當份量的不公不義、無感無覺與殘酷,這是社會的天性。如果我們要問,這個雜質的分量要如何評估,則人類學研究能提供一個答案。如果只把少數幾個社會加以比較,會使人覺得其間的差異實在太大,但是一把比較的範圍擴大以後,那些差異就變得越來越小。然後我們就會發現,沒有一個社會是根本上就是好的,也沒有一個社會是絕對壞的;所有的社會都提供其成員某些好處,只是附帶地毫無例外的也含有一定分量的罪惡,所含的罪惡總量似乎大致上相當穩定,沒多大變化,這或許是和社會生活之中的某種特別的惰性正好吻合,任何組織上的努力都無法清除。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憂鬱的熱帶》Claude Lévi-Strauss

《酋長》

再也無法找到比南比克瓦拉群體更為脆弱、更為暫時性的社會結構了。如果其酋長看起來要求過份,如果他自己佔有太多婦女,如果他在食物短缺的時候無法提出滿意的解決方法來,不滿馬上表面化。個別的成員或整個家族會離開其群體去參加別的酋長聲譽更好的群體。那個群體可能因為發現新的獵場或食物採集場,而有更豐富的食物來源,或者可能經由與鄰近族群交換的結果而取得飾物與工具,或者可能由於某些勝利的出戰而變得更為強大。其結果是,有一天,原來族群的酋長會發現他所率領的群體人口太少,無法解決日常生活的需要,或無法保護其婦女不被貪心的陌生人擄走。情形到此地步以後,他只好放棄酋長的地位,和族群中的剩餘份子一起加入一個運氣比較好的群體。因此,南比克瓦拉人的社會結構很明顯的是變動性相當高的。族群不停的組成、解散、增加與消失,在幾個月之內,一個群體的結構、大小和分佈範圍會大大改變,變得無法辨認。同一群體內部的政治陰謀紛爭,鄰近群體之間的爭執,都對這些改變的模式有所影響,個人和群體的升降浮沈接二連三,其變化常令人驚異。

那麼,群體的區分到底根據什麼原則呢?從經濟的觀點考察,由於自然資源缺乏,在遊居時期需要一片相當廣大的空間才能養活一個人,就使得他們不得不區分成規模不大的小群體。問題不在於為什麼要區分成小群體,而是在於小群體是如何區分的。在原本的社區中,有些男人被視為領導者,這些領導者就是各個群體接合的核心。一個群體的大小,一個群體在特定時期內的穩定程度,都視其酋長維持秩序和改進自己地位的能力而定。政治權力似乎並非來自社會群體本身的需要;反而是可能成為酋長的人在群體尚未出現的時候已經存在。

我和兩個這一類的酋長很熟悉:一個是在烏地阿里帝(Utiarity),他的群體稱為“瓦克雷托苦”(Wakletocu),另外一個是塔倫跌群體的酋長。前者相當聰明,深知他自己的職責,精力旺盛,很會應變。他預測到任何新情況的可能結果,計劃出一個特別適合我需要的旅程路線,在必要的時候,在沙上繪圖來說明整個路線。當我們到達他的村莊時,我們發現,不必我們要求他,他早已派一隊人去立起綁牲口用的柱子了。

他是個最有用的領導人,因為他對於我的工作有興趣,了解我要問的問題,看到其中的困難所在。不過,他當酋長的任務用掉他很多時間;他會一下子出獵幾天不歸,不然就是去檢視那些長種子的樹的情況,看那些已有成熟水果的樹木的情形。他的幾個太太也經常邀請他玩愛情遊戲,他都立刻答應。

一般說來,他具有一種高度的邏輯思考能力,還具有能持續堅持某項目標的能力,這兩點在南比克拉瓦人裡面相當少見。南比克拉瓦印第安人常常善變且喜怒不定。在艱難不穩定的生活條件之下,手中能利用的辦法又如此幾乎呈病態缺乏的情況下,他還是表現了一個有效的組織者的能力,可以獨自擔當起他的群體之福利的責任。他很有效的帶領著他的群體成員,雖然其中帶有相當程度的謀略算計成分在內。

那個塔倫跌群體的酋長年紀與前述的酋長相當,都是三十歲左右,同樣聰明,不過方法有些不同。瓦克雷托苦酋長讓我覺得是很精明、很有辦法的人,他不斷的在算計著某種政治行動。塔倫跌的酋長並非行動性的人物,而是一個喜好沈思的人,非常敏感,他的心思具有詩意,相當迷人。他意識到他自己的族人所處的沒落頹敗情境,這種意識使他的談話中帶著憂傷的語調:“我以前也曾這麼做,但是現在那些都已成過去......。”這是他提到以前比較快樂的時光,那時候他的群體不但沒有被削減成幾個無法守住自己習慣的少數人,而是有好幾百個忠實的遵守所有的南比克瓦拉文化傳統的人。他對歐洲習俗的好奇心,一點都不會在我之下。和他一起進行的人類學研究工作永遠不會是單向的活動:他把這種工作視為消息的交換,他對我要告訴他的一切事情都極感興趣。他還常常向我要我所觀察過的,附近的族群或遠方的族群所使用的羽飾、頭飾或武器的素描,我送給他的素描,他都小心的保存起來。或許他是想用這些資料來改進他自己群體的物質裝備和智識水準。然而他好夢想的氣質卻難以產生實際的結果。不過,有一天,我在設法核對潘神笙(Panpipes)的分佈地域時,我問他一些問題,他回答說從來沒見過潘神笙,但很想要一張潘神笙的圖。靠著那張素描圖,他居然成功的做了一個粗糙的、但也可以吹奏的潘神笙樂器出來。

這兩位酋長的特殊能力和他們如何取得他們的地位的情境大有關係。

在南比克拉瓦社會裡面,政治權力不來自世襲。當一個酋長變老或生病而覺得沒有能力繼續完成他賣力的責任時,他自己會挑繼承人:“這個人將成為酋長......。”但這種獨尊似的決定只是表面的,實質上並非由他任意決定。我以後將說明一個酋長的權威在實際上是如何薄弱;選繼承者的時候,就像在做其他一切決定一樣,最後的決定似乎都先得探查過大眾的意見:被指定的繼任者同時夜市大多數人所最擁護的人。但是選擇新酋長不僅僅是受到整個群體的贊成或反對意見所左右;被選中的人還得準備接受這項安派。授與權力卻被強烈拒絕,並非不常發生:“我不願當酋長。”這情形如果發生的話,就得另選別人。實際上,似乎並沒有什麼爭取政治權力的強烈競爭,我所認識的酋長們,常常並不把當酋長看作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反而常常抱怨責任太重,負擔太多。情形既是如此,我們不妨追問,酋長到底享有什麼特殊權益,他的責任又是哪些。

在一五六O念左右,在魯昻(Rouen)那地方,蒙田會見三個海員所帶到歐洲去的三個巴西印第安人。蒙田問其中的一個,在他的國家裡面,酋長(蒙田使用的是“國王”這個字眼)享有什麼特權;那個土著本身就是一個酋長,回答道,“特權,就是打仗的時候走最前線。”蒙田把這個故事在他的《論文集》(Essay)其中很有名的一章裡面加以描述,同時對這種驕傲自得的定義表示驚訝無比。對我而言,在四個世紀以後所得到的回答完全一成不變,更值得驚訝和佩服不已。政治哲學如此的一致,在文明國家裡面是見不到的!這種定義看起來是會令人驚異,但是南比克瓦拉語中用來稱呼酋長的名詞,比這個更有意義:Uilikande,其意思是”那個進行聯合的人“,或”那個把人們團結起來的人“。酋長一詞的語源表示土著的心目中明白我已強調過的現象,也就是,酋長是被視為一個群體的成員願意組成一個群體而存在的理由所在,而不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群體覺得需要一個中央的權威而製造個酋長出來。

個人的聲望,還有引發別人信心的能力是南比克瓦拉社會裡面權力的來源。這兩項都是一個要在危險多端的旱季遊居時期裡面擔任嚮導的人不可或缺的。一年裡面有六、七個月的時間,酋長自己要完全負整個帶領他的群體的責任。他得組織出發工作,選擇行進路線,決定紮營地點,決定紮營時間的久暫。所有打獵、捕魚、採集等工作的決定都取決於他,他還要決定自己的群體對待鄰近群體的態度。如果一個群體的酋長同時也是村落的酋長的話,他的責任就更為廣泛。他決定定居時期的時間和地點;他監督田園種植工作,決定種什麼植物;更重要的是,他得把一個群體的各種活動和群體的各種需要,和季節性的潛能全部連結起來。

必須立即指出的是,在執行這麼多的功能時,酋長並不具有任何明確規定好的權力,也不享有任何被大眾所承認的權威。權力來自同意,權力靠同意來維持其合法性。任何可鄙的行為(也就是在土著觀點中視為可鄙的行為)或者是一兩個不滿份子所表現出來的惡意不滿,都足以破壞酋長的計劃,危害到他的小社群的福利。這類事情如果發生的話,酋長並不具有任何強制力。他只有在說服所有其他人都同意他的看法的時候,才能除掉不受歡迎的份子。因此他必須具有一個想法維持一個不穩定的多數的政治人物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不是一個全權的統治者所具有的權威。單單維持他自己群體的團結並不足夠。他的群體在遊走時期雖然可能處於幾乎是完全孤立的狀態,但對其他社區的存在並非毫無意識。酋長不僅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他還必須要試圖 - 他的群體要他如此 - 做得比其他的酋長更好。

在完成這些責任的時候,酋長所擁有的基本的也是主要的權力工具是酋長本人的慷慨。慷慨是原始族群之中權力的一項重要性質,特別是在美洲;慷慨扮演一個角色,既是是在只擁有簡陋物品的粗陋文化裡面也是這樣。酋長在物質的擁有上面雖然看不出來是處於特別優厚的地位,他還是得有辦法可以處置一些剩餘的食物、工具、武器和餘物,這些東西不論是小到什麼程度,由於一般情況相當貧窮,還是可能具有可觀的價值。當一個人,一個家族或整個群體覺得需要點什麼的時候,他們便去找酋長。結果是,慷慨成為一個新酋長最必須具備的特質。這是經常被吹奏到的音符,而同意的程度大小便取決於這個音符所得到的回音是和諧還是不和諧。毫無疑問的,在這一方面,酋長的能力被利用到最極點。群體的酋長是我們找到的最佳報導人,知道他們所處的困難地位,我很樂意的給他們慷慨的報酬。但我鬆給他們的所有禮物很少停留在他們手中超過一兩天以上。和他們住在一起幾個禮拜以後,在我要離開的時候,群體的成員早已成為那些斧頭、刀子、玻璃珠等等的所有人了。然而,一般說來,他們的酋長還是和我初到時一樣的貧窮。送給他的所有一切(其數量要比平常普通的成員多出許多)早已都被逼著要走了。這種集體性的貪求無厭常使酋長感到絕望。當這種情形發生的時候,酋長拒絕贈送禮物,在印第安人的原始民主裡面,幾乎就等於是在現代國會裡面要求舉行一次信任投票。當一位酋長被逼著說:”我再也不送任何東西了!我再也不願意繼續慷慨下去了!讓別人慷慨吧!別老是要我慷慨!“的時候,他一定要確實對自己的權力信心十足,因為他的統治正在經歷最嚴重的危機。

善於臨機應變善於想辦法是智識型式的慷慨。一個好酋長表現主動和技巧。他要準備負責箭頭要用的毒藥,要製造印第安人有時候玩的遊戲裡面用的野生樹膠球。酋長必須善於唱歌跳舞,必須是個性樂天的人,隨時給群體提供娛樂,打散日常生活中的無聊枯燥。這一類的功能很自然的導向巫師崇拜,有些酋長事實上也同時是醫者和藥師。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哀傷紀》鍾曉陽

《哀歌》

    於我而言,現實世界與夢想世界永不可分。至於,是我與前者完全脫節,抑或把前者融化入後者之中,這一點是還不能夠確定的。但兩者其實具有雷同的意義。
    失去了你,通過任性的情愫與幻象使我達到忘我境地的夢想世界,我漸覺難以把握。因此,人生常有多蹇之感。
    一生中,有多少事情,其實是發生在夢與醒的交界處。歸根究底,世事並無真假之分,只有虛實之分。

    我只看見一點點極淡的你的影子。在那黑暗的山洞中,就著那一點點影子,跟你說話,我感到如此地與你憂患與共。我再也不感到害怕。那真是一種無敵的感覺。我覺得這一顆,我們這樣地在一起,在人類的歷史上永遠不會重演。

    能夠為了一個心中的世界,將一生拋棄,我覺得是幸福的。
    我曾經將自己的生命圍繞你,創造了一個世界。我說,太陽對你是好的,就有了太陽。我要太陽做你生命中的亮光。我說,讓月亮照明你的航線,星辰指引你的方向,事就這樣成了。這一切我看著是好的,有太陽,有月亮,有星星。我要你腳下踏著土地。上面有天空護蔭,你要在天地之間,做一個自由快樂的人。我說,讓海鷗做你的鳥,讓魚類做你的糧,讓船做你的家,讓海洋做你的夢,然後,讓我做你的妻。我們之間有末日的盟約,天地是我們的明證。
    我也曾經看著一個世界,像一個地獄的城,毀於一旦。
    其實我並不後悔。

《慈禧:開啓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

再過一年,額爾金伯爵和葛洛男爵帶著強大的遠征軍來了。他們從香港到上海,沿海北上。這支隊伍有兩萬人,其中兩千五百人是廣東人組成的運輸隊。經過激戰,英法聯軍佔領了大沽口。據英君沃爾斯列中校(G.J.Wolseley)說:“英國前所未有第一開戰就使用組織良好、訓練有素的部隊。”與之相比,大部分中國隊伍“穿整不整,有的只帶弓箭,有的帶著梭鏢,其他的有火繩槍,看去鏽跡班班。馬隊裝備極差。”中國人作戰的決心在歐洲人眼裡也大打問號:“中國人只需實行焦土政策,把所有的莊稼都燒掉,牲口都趕走,船隻都沈掉,我們就不可能到達北京。”沃爾斯列中校留心到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登陸後,“當地人熱心幫忙,把他們知道的情報都告訴我們。”中方作戰的是蒙古部隊,當地人“似乎討厭他們,說他們‘人粗野,說的話聽不懂,吃的大半是生羊肉,比你們英國膻味兒還重。’”中校不無幽默地加上一句:“這話太恭維我們民族了,尤其約翰牛一向認為自己是人類中最愛乾淨的’。”



咸豐在世時,就有國家提出幫助打擊太平軍,但皇上對西方人的仇恨不亞於對太平軍。他死後不久,洋人重新提起,慈禧立刻贊同。有人心存疑慮,怕洋人不誠心幫助,奪取土地後賴著不走。慈禧提醒說:“英法兩國,自換合約後,彼此均以誠信相孚。”又說:上海為通商要地,“洋人與我同其厲害...... 必願為我出力。”但她不忘謹慎小心,沒有雇用外國軍隊。英國公使館秘書威妥瑪(Thomas Wade)也曾告誡說:外國軍隊待在中國土地上對中國不利。慈禧決定使用外國軍官武裝、訓練、指揮當地招募的兵勇,由中國將領調遣。

她批准了三十歲的美國麻塞諸塞州人華爾(Frederick Townsend Ward)組成一支有數千官兵,裝備新式,用西法訓練的隊伍。華塞是個勇敢的冒險加,曾投軍數國,在戰場上具有領導天份。他願做中國人,“更易中國服色”,“為中國教演洋牆”,戰鬥中屢屢獲勝。慈禧收到讚揚他的一連串報告,傳旨嘉獎,“賞給四品頂戴花翎”,後來又加了一級:三品。她把華爾率領的洋槍隊命名為“常勝軍”。對西方人來說,中國聖旨“坦率公開地”表彰外國人是前所未有的事,他們把這看作“中國態度轉變的重要跡象”。

一八六二年,華爾在一次戰鬥中受傷死去。慈禧下令為他立祠紀念。戈登不久受命統帥常勝軍。戈登深感“叛亂理當鎮壓”。他寫道:“筆墨難以形容這裡的人民在叛亂者手裡受到何等恐怖的折磨;也沒有語言能夠表達叛亂者八這個富庶的地方糟蹋成什麼樣子。說我們不應干涉當然輕鬆容易,我和手下官兵也不是特別感性的人。但是我們無疑都為這些苦難人民的極度悲慘可憐而深受觸動。”像華爾一樣,戈登也愛顯示無畏,有時手拿一根拐杖就走上戰場。士兵崇拜他。他以“中國戈登”聞名於世,對擊敗太平軍、挽救清王朝起了關鍵性作用。

雖然慈禧跟西方戰將、外交官沒有直接聯繫,但她從收到的大量詳細報告中,迅速了解西方。報告來自恭親王等眾多跟西方人接觸的官員。有一次,一道上諭感謝“英法”協助砲擊太平軍。法國使節抱怨說砲擊“係法國人之事,而諭旨則謂英法各員,協助剿辦,頗為不平”。慈禧對下屬說:“此固洋人氣量淺隘,亦見其務求實際,不尚虛也。”她領悟到了中國人的一個通病:不精確。下令以後奏報軍情,“斷不可稍有飾說。”

慈禧還了解到西方人“畏百姓”。老百姓在他們眼裡有地位,不能輕易開罪。這是她從華爾和戈登的上司李鴻章的報告裡感悟到的。蓄著山羊鬍子、瞇著一雙充滿月曆的細眼的李鴻章,此時是個典型的儒將,後來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改革家。在大多數同事還把西方人當做“夷蠻”不屑一顧時,他已經在每天的交往共事中向他們學習。一八六三年底,他和戈登攻打毗鄰南京的蘇州。他們勸說守城的八位太平軍將領獻城投降,保證他們生命安全和升官發財。交城前夕,李鴻章在蘇州城外軍營宴請降將,戈登不在邀請之列。據目睹者說:正喝著酒,有人把李鴻章叫出去。這時八名低級武官進來跪下,用膝蓋往前行走,“各手一冠,皆紅頂花翎,膝席前,請大人升冠。”降將見了很高興,站起來自己解開額上黃巾,持冠者站在一旁,席上所有人都站起來,眼睛盯著他們。“轉瞬間,八將酋之頭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殺了降將,清兵乘太平軍不備,湧進蘇州,屠殺了數萬自以為安全的太平軍。

聽到降將被殺的消息,戈登憤怒不已:他曾以個人名義向他們擔保,承諾他們的安全。雖然他勉強承認李鴻章擔心“降眾復叛”不是沒有道理,但他感到做為一名英國軍官和信奉基督教的紳士,自己的名字不能被“亞洲式的野蠻”玷污。他辭去常勝軍的統領職位,不久要求解散常勝軍。

不僅戈登,西方駐華使節和商人也都譴責殺降將、屠蘇州的行為。李鴻章報告了慈禧。慈禧沒有具體指示,但她顯然更加了解西方人。根據儒家理論,濫殺無辜和降將也是不仁不義之舉,可是大清王朝的官兵殺起人來不亞於叛逆的太平軍-只有常勝軍是個例外。李鴻章給同事的書信中說:常勝軍“往往破賊而不能多殺賊”,李的軍隊得跟在旁邊助他們一臂之力。在這類事實面前,慈禧早已不把西方人視為蠻夷,她已在告誡下屬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洋人笑話。

戈登著手跟李鴻章一道解散常勝軍。慈禧鬆了一口氣。太平天國敗局已定,她不再需要常勝軍,遣散這支跟隨戈登、不聽命政府的勁旅已在她考慮之中。她給恭親王的諭旨說:如今戈登“不言進攻金陵,竟肯先行遣散,免將來許多支節,實屬不可失之機會。”她指示“乘勢利導,妥為遣散”,又擔心地詢問:“外國兵頭遣散後,現往何處,是否在上海逗留。中國兵勇...... 是否各回本籍。抑仍在蘇滬一帶,結隊成群。李鴻章嚴密查察。此等強悍之徒,業經遣散,斷不可令其復行聚集一處,滋生事端。”

慈禧時分感激戈登願意做好遣散工作,說:“如戈登將所部佈置妥協,洋弁皆均回國,則是戈登真心要好,始終如一。”她明發上諭,對戈登大加獎勵,並賞銀一萬兩。戈登謝絕賞銀,說自己是英國軍官,不是為金錢打仗的雇傭軍,他願把錢用於遣散費用。慈禧不大放心,問恭親王:“洋人素性嗜利,究竟是否出於本心?”她派李鴻章去了解戈登到底想要什麼。在李鴻章的建議下,她獎給戈登一件只有皇帝能穿的黃馬褂,稱戈登:“不但始終奮勇出力,且能申明中外合好大禮,殊堪嘉尚。戈登著穿黃馬褂,賞戴花翎,並頒給提督品級,章服四襲,以示寵榮。”戈登讓慈禧更全面地了解西方人。

為了打敗太平天國,慈禧也空前獎賞、提拔漢人,其中著名的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八六四年七月,曾國藩的軍隊攻陷南京,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戰爭前後十五年,兩千萬人因此喪命。洪秀全在南京失陷前病死,繼位的兒子被俘,隨即按大清刑律凌遲處死,儘管他只有十四歲;其他被俘的太平將領也被殘忍殺死。《字林西報》等報導了這些血腥屠殺,登載了血淋淋的照片,引起西方人極大反感。英國此時的代辦威妥瑪寫信給恭親王說:“凌遲處死極刑,未必過慘,”廢除凌遲,將給中國帶來良好印象。奕訢先為大清辯護:“查中國刑法,前朝最重。歷代曾有五牛分身及滅九族、誅三族、湯鑊寸磔之刑,惟本朝將歷代之重刑,皆除去不用。所以至重之刑,不過凌遲犯法之一人而已。即此凌遲之刑,中國向不輕用。”他又說,如果沒有這一刑罰,“恐中國之人,無所畏忌...... 惡人越多,而世道難期平治矣。”按親王的意思,連砍頭都不足以阻止人民的反抗。

恭親王讚賞威妥瑪呼籲廢除凌遲“實係仁人之用心”。“仁”是儒家的理想,但親王認定這個理想還行不通,因為實行的前提是老百姓不能造反。沒人造反了,“此刑無所用之,是不待刪除而自然刪除矣。”對他的報告,慈禧批復:“依議。”她沒有提出廢除凌遲,但也沒有像乾隆皇帝一七七四年那樣,對當時農民造反領袖王倫,親筆指示要生擒活拿後凌遲致死,不能讓他免了“魚鱗寸磔”。乾隆還說,對被捕後解往京師的起義軍首領要把“腳筋挑斷,以防中途竄逃”;對王倫親屬則“不分男婦大小,盡行處斬”。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推拿》畢飛宇

無論是什麼樣的生意,只要牽扯到勞動力的價格,大陸人一定能把它做到泣鬼神的地步。哽何況深圳還是特區呢。什麼叫特區?特區就是人更便宜。

還有一個原因也不能不提,那時候是世紀末。人們在世紀末的前夜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大恐慌,這恐慌沒有來頭,也不是真恐慌,準確地說,是“虛火”旺,表現出來的卻是咄咄逼人的精神頭,每個人的眼睛裡都噴射出精光,渾身的雞肉都一顫一顫的,-撈錢啊,趕快去撈錢啊!晚了就來不及啦!這一來人就瘋了。人一瘋,錢就瘋。錢一瘋,人更瘋。瘋子很容易疲倦。疲倦了怎麼辦呢?做中醫推拿無疑是一個好辦法。


王大夫怎麼會把錢放到股票上去的呢?說起來還是因為戀愛。戀愛是什麼?王大夫體會了一陣子,體會明白了,無非就是一點,心疼。王大夫就是心疼小孔。說得再具體一點,就是心疼小孔的那雙手。


小孔膽大了。小孔願意。小孔愛。如果能回過頭來,小孔還是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在戀愛這個問題上,說到底,父母親都是被欺騙的。小孔的“眼裡”只有新郎了。小孔喜歡他的脖子,喜歡他的胸膛,還有,喜歡他蠻不講理的胳膊。他是火爐。他多暖和啊。他的溫度取之不盡。她要他的身體,她要他的體重,他的懷抱是多麼地安全。只要他把她箍進來,她就進了保險箱了。這些都還不是全部。最要緊的是,他愛她。她知道他愛她。她有完全的、十足的把握。他不會讓她有一點點的危險。即使面對的是刀,是火,是釘子,是玻璃,是電線桿子,是建築物的拐角,是飛行的摩托,是莽撞的滑輪,是滾燙的三鮮肉絲湯,他都會用他的身軀替她擋住這一切。其實她不需要。她能對付。但是,他願意去做。愛真好。比渾身長滿了眼睛都要好。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交加街38號》陳寧

她不曾感到這樣的契密與非君不可。她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尋常不過的一對愛侶,因天時地利人和的巧合而走在一起,幾度分開又復合只是因為熟悉與找不著比對方更匹配的伴侶,他們的劇情是最庸俗的肥皂劇本,在紐約在巴黎在東京都可找到。他們沒有把握可以為對方赴湯蹈火,捐腎捐骨髓,或者在對方不幸變成植物人時仍然堅守在病床邊抹屎倒尿翻身塗潤膚露,她也不確定對於他未來極有可能禿光的頭頂仍然願意親吻下去,或者當他的陽具不再勃起時她不會嫌棄,她更無法保證自己在大腿脂肪積聚怎麼也減不掉乳房下垂眼臉鬆掉時他還會再看自己半眼還會在夜裡把手伸過來。她只知道他們是最合格的中產夫妻,有共同聯名的物業與銀行戶口,有一輛歐洲牌子的房車,有一群氣質端莊而沒有任何欠債或入獄等不名譽紀錄的家族成員,有一個圈子生活陽光正面溫暖、品紅酒吃私房菜集體遊輪地中海遊的優雅友人,有體面而且上升潛力不俗的專業工作與社會位置。這就是他們的愛情,也是他們與他們與她們的愛情。靜好,細水長流,天長地久。

北方

這城市有一股力量,能讓所有驚心動魄的事都變得平常,平常的事卻有驚喜與戲劇的本領。在這裡,遺忘是生存技能,時刻要有毀滅的兩手準備,記憶崩潰,日常破敗,在廢墟裡尋找氣息,如雜技表演,每月每天,口裡吐出白煙用以圈記著寒冷的時光,路邊的禿樹默默,投奔高高城牆落下倒影,如飛蛾撲火。

房間

她坐在這房間的窗邊,看著對面樓房外牆上的光影緩緩移動,想起那房間,或那些房間。那些房間裡的人,祈求的不過是一點尊嚴,一點可以隨意分配時間的自由。關上門,他們是孤獨的,卻也是自由的。不會有人來干涉他們如何過日子,不會指點他們的坐姿、睡姿、吃相,不會數算他們銀行戶口裡的存款、該有而未有的名利、明年要去的旅行、開玩笑的方法。他們只是特別敏感,特別害怕受傷。只要和別人同在房間裡,他們無法全然放鬆、隨心所欲,必須時刻偽裝得體,不能隨便哭泣以免惹人煩厭,不能不刮鬍子,披頭散髮,不能直接說出心裡話,喝完牛奶的杯子不能放著不洗,垃圾紙張必須準確無誤丟進垃圾桶...... 房間的規條,由別人定下,而他們無法依從,只能瘋狂,或生病、抑鬱、自殺。或流離失所。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劉氏女》《楊氏女》《鄒氏女》章詒和

劉氏女月影,為進城嫁人,夫有癲癇,得兒一個。因恨病羞愧殺夫後分藏醬缸中,兩年後大姑來訪時,剛會說話的兒子供出父親所在。一生寵兒,刑期滿卻因前犯無法順利再嫁,新人家裡不讓,怕遭殺。

楊氏女芬芳,愛鄰舍俊美同年友伴,被姊姊姐夫設計,上海旅遊成了蜜月,前情不斷,後情夫砍傷軍人丈夫,判了死刑。牢中十年,又與獄卒有情,被發現,情夫被降職調走。美貌出色。

鄒氏女今圖,愛女人,被奶媽女僕留久啓發。家開藥局,運動時被批為富商,成分不好,政治罪。十年轉二十年。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愛的不久時》張亦絢

在這個心智上艱難的狀態中,我找出三個生存的技巧:不好奇、不詮釋、不記得。一個人只要把握這三個原則就可以不受太大的傷害,我經常默念這三原則。每次我要走,如果是明說的,Alex 總找得到方法使我留下來,比如他說“我們可以不要很常見面,但是不要斷掉”;或者“見面時我們不要使關係深入,讓一切都保持在非常膚淺的狀態”;又或者“我們不要有任何關係,只要偶爾出示彼此存在的事實”。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Dear Life》Alice Munro

我沒有在我媽生病的末期回家陪她,也沒有參加她的葬禮。我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溫哥華找不到人照顧。我們幾乎無法負擔旅費。我丈夫對正式場合不屑一顧,但為何要怪他?我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說到有些事情無法原諒,或是某些事讓我們永遠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們總是原諒自己 - 而且一天到晚這麼做。

《青衣》畢飛宇

...... 老闆沒有起立,喬炳璋卻弓著腰站起來了。他用酒杯的沿口往老闆酒杯的腰部撞了一下,仰起了脖子。酒到杯乾。喬炳璋激動了。人一激動就顧不上自己的低三下四。喬炳璋連聲說:“今天撞上菩薩了,撞上菩薩了。”


《奔月》公演以來,筱燕秋就一直霸著氈毯,一場都沒有讓過。嫦娥的唱腔那麼多,戲那麼重,筱燕秋總是說自己“年輕”,“沒問題”,“青衣又不是刀馬旦”,“吃得消的”。其實大夥兒早就看出來了,悶不吭聲的筱燕秋心氣實在是旺了,有吃獨食的意思。這孩子的名利心開始膨脹了,想著法子橫在李雪芬的面前。可是誰也沒法說,領導一找她,她漂亮的小臉就成了豬肝。筱燕秋沒心沒肺,就有豬肝,她是做得出來的。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是誰在深夜說話》畢飛宇

嬸娘的彌留之際

送進敬老院之前嬸娘就有病兆了,記憶力越來越硬,黏不住東西。嬸娘在敬老院共住了三百二十九天,這些日子她沒有一天過得明晰,其實是她的彌留。她的病沒有皮肉苦,嬸娘沒有一句抱怨,沒有一聲呻吟。但她的樣子卻教所有活著的人心酸。她總是那樣笑。她當了一輩子聾啞教師,對那些失聰失語的孩子微笑了一輩子,笑得總是那樣和善慈愛。等她進了敬老院,她的笑容裡已經沒有什麼內容了,只是一種皮膚組織或皺紋走向。看見她老人家笑,我就忍不住難受。過於善良的人其實不宜在世上活,對親人來說,他們永遠是災難;溫良慈祥的人活不出什麼滋味來,一生只不過在為悲劇作鋪陳。

我的腦袋僵在那兒,答應了。我想我也快瘋了。我想不出能為我的嬸娘做點什麼,嬸娘在遺忘、幻覺之中重新開始了她的生命。而我太具體了,我不能成為嬸娘的幻覺。這是一個錯誤,是上帝才犯得起、是上帝才犯得起來的錯誤,當事人無能為力,當事人只有掉過頭去,把一切留給上帝。可是我太難受。晚上我對父親說:“嬸娘怎麼連我都不認識了?” 父親說:“她怎麼能認識你,她連她自己都不認識了,保健員給她梳頭,她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招呼,讓自己進來坐坐,她那種樣子,怎麼能認得你。”


男人還剩下什麼

離婚真是太容易了,就像照完了鏡子再背過身去。

有一點需要補充一下,關於我離婚的理由,親屬、朋友、鄰居、同事分別用了不同的說法。通俗的說法是“那小子”有了相好的,時髦一點的也有,說我找了個“情兒”,還有一種比較古典的,他-也就是我-遇上了韻事。當然,說外遇、豔遇的也有。還是我的同事們說得科學些:老章出了性醜聞。我比較喜歡這個概括,它使我的客廳事件一下子與世界接軌了。

最不能讓我接受的是我的鄰居。他們說,老章和一個“破鞋”在家裡“搞”,被他的老婆“堵”在了門口,一起被“捉住”了。性醜聞的傳播一旦具備了中國特色,你差不多就“死透了”。


女兒咬了一口,並不咀嚼,只是望著我。我說:“吃吧,好吃。”女兒又咬了一口,嘴裡塞得鼓鼓的,對著我不停地眨巴眼睛,既嚥不下去又不敢吐掉,一副撐壞了的樣子。我知道女兒在這一路上吃壞了。我弄不懂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拼命給女兒買吃的,就好像除了買吃的就再也找不出別的什麼事了。我知道自己和大部分中國男人一樣,即使在表達父愛的時候,也是缺乏想像力的。我們在表達恨的時候是天才,而到了愛面前我們就如此平庸。

然而,再平庸我也是我女兒的父親。我是我女兒的父親,這是女兒出生的那個黎明上帝親口告訴我的。要說平庸,這個世界上最平庸的就是上帝,搗鼓出了男人,又搗鼓出了女人,然後,又由男人與女人搗鼓出下一代的男人和女人-你說說看,在這個世界我們如何能“詩意”地生存?如何能“有意義”地生存?我們還剩下什麼?最現成的例子就是我,除了女兒,我一無所有。而女兒就站在我的面前,一副吃壞了的樣子。我的心情一下子又壞下去了,這麼多年來我還真是沒有想過怎麼去愛自己的孩子。這讓我沮喪。這讓我想抽自己的嘴巴。我從女兒的手上接過麵包,胡亂地往自己的嘴裡塞。我塞得太實在了,為了能夠咀嚼,我甚至像夠那樣閉起了眼睛。

《平原》畢飛宇

沈翠珍依然笑咪咪的,還是說不渴,彎下腰去拿醬油瓶。心裡想,就你那個女兒,又饞又懶,內心世界就不好。除了老子當大隊會計,還有什麼?你大辮子還不肯,想得起來的。不要說我們家端方,就連我都看不上。你想的起來的你。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其後》賴香吟

我被她劃分出去,顧城寫過:準備死的人是飢餓的,他看著那些活著的人都有些奇怪。


在那之後的事情,宛若琴音拉到高處斷了弦,再也無法清楚拼湊,我也不想追究還原。所有災難都是瞬間的,爆炸,強光,在摀住眼的同時喪失了所有記憶,更改了未來。每走到那裡,我就好像獨自站在一個曝光過度,讓人睜不開眼的地方,是陽光燦爛(陽光怎麼會是白色的呢)?還是災後廢墟(廢墟應該是黑色吧)?更多時候,我聯想到醫院死與白的長廊,縱深拉得很遠很遠,往盡頭越收越窄,終至聚成一點;在那裡,什麼都被收攏,吸納,不可見了;五月也許就隱身在翻過去的那一頭,在那裡頭將有更多我至今不能說明的事物與記憶,我走近一步,那個點就退遠一步,除非我奔跑起來,趕在那個洞口關閉起來,將自己投擲進去。

自殺經常由一些拉拉扯扯的情緒構成,不是所有自殺陰影都該浪漫地歸因於藝術,自殺是現實的一種結果,無論其過程滿載多少幻覺,但往往是由於現實的一個閃點,一個該死時機按下的按鈕,成真了自殺那一刻。把所有死歸諸於藝術,有的時候,我感覺那是一個便宜的美化。

台北。東京。高雄。什麼大城市都是一樣的,我只想生活在舉目無親的城市裡,不僅人們不要認識我,就連城市景觀也不要認得我,那些年我想要的就是陌生,一旦打破陌生,我就不知故事從何說起。

我記不清楚除此之外他還說了什麼,只記得要推門出去之前,我在門後擦了擦眼角,有點濕潤,但似乎又不是眼淚。它和之前我和 DC 談到悲傷而忍不住流淚的感覺完全不同,我似乎並不感到悲傷,眼角那抹濕意,像一種“身外之物”,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此刻我心中關於巴黎,除了一般最隨便的印象以外,再無其他。車子跑得很快,越過了邊境,這些南方車站看起來如此魅力,我是一個斑駁而不誠實的人,誠實不可勝受,作態又沒有辦法,因此沒有感覺,原諒我吧。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玉米》畢飛宇

這些年郭家興對待房事可是相當地懈怠了,老夫老妻了,熟門熟路的,每一次都像開會,先是佈置會場,然後開幕,然後做一做報告,然後閉幕。好像意義重大,其實寡味得很。

關於人稱,我有這樣一個基本的看法:第一人稱多少有點神經質,撒嬌、草率、邊走邊唱,見到風就是雨;第二人稱鋒芒畢露、凌厲,有些得寸進尺;第三人稱則隔岸觀火,有點沒心沒肺的樣子。這些都是人稱給敘述所帶來的局限。事實上,敘述本身就是一次局限。我在鄉村的時候遇到過許多冤屈的大媽:愛用第一稱的基本上都是抒情的天才、控訴的高手,一上來就把她們的冤屈變成了吼叫、眼淚和就地打滾;而愛用第二人稱的潑婦居多,她們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選擇第三人稱的差不多都是滿臉皺紋的薛寶釵,她們手持紡線砣,心不在焉地說:“她呀,她這個人哪...... ”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當我回想起她們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藝術上的問題,或者說,人稱上的問題,什麼樣的敘述人稱最能夠深入人心?這就提醒我想起了另一位大媽。她不吼叫、不淌眼淚、不打滾、不挺手指頭,只是站在大路旁,掀起她的上衣,她把她腹部的傷疤袒露在路人的面前,完全是說一有一,說二有二。在我看來她的驚人舉動裡有人稱的分離,彷彿是有一個“我”在說“她”的事,或者說,有一個“她”在說“我”的事。我至今記得那位大媽裸露的腹部,可以說歷歷在目,比二十一世紀另類少女完美的肚臍眼更令我心潮湧動。這正是“第二”人稱的力量。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看見》柴靜

1894年,美國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寫過一本書叫《中國人的性格》。他觀察到當時的國人又一個強烈的特點是缺乏精確性:“分佈在城市邊的幾個村子,跟城相距一到六里,但每個村子都叫三里屯。” 中國的一串錢永遠不可能是預想的一百文,陝西省是八十三文,直隸是三十三人,“這給誠實的人帶來無窮的煩惱”。



史密斯歎息這背後不求甚解的智力混沌:“你問一個中國廚師,麵包裡為什麼不放鹽?答案就一個:“我們在麵包裡就不放。”“你們這個城市有這麼多好的冰製食品,為甚麼不留一點兒過冬?”答案也只有一個:“不,我們這裡的冬天從來沒有冰製食品。”

這種缺乏科學井繩的文化滲透在整個老大帝國,蔡元培評論過:自漢以後,雖亦思想家輩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範圍...... 我國從前無所謂科學,無所謂美術,唯用哲學以推測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懸想獨斷。

清朝覆亡後,北京這座中世紀都城開始現代化,需要建設用的工程藍本和施工程序,時任交通總長的朱啓矜,只找到一本《大清會典》,這是記述清朝典章制度最權威的典籍,其中建築規範的工程作法部份,只有薄薄幾十頁 - 怎麼做到的?所有的數字都被改成“若干”兩字。

為什麼官府不記載這些技藝?朱啓矜說:執筆寫文件的人,一看術語艱深,比例數字都繁複,寫到文件上怕上司詰問起來,自己說不清,乾脆就都淘汰了。越這樣,當官的越不懂,“一切實權落入算房樣房之手”,想多少寫多少,“隱相欺瞞”。

《中國人的性格》出版時,亞瑟史密斯已經在晚清中國生活了二十二年,他在書中寫道:一個拉丁詩人信奉一句格言:一個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國,會把這格言改成:試圖尋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楣的。


盧安克說:文明,就是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在做什麼。


最理解他的人是他的學生。學生說過:如果自己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後代;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學生,學生就是他的後代;如果一個人為了人類的發展,那麼人類就是他的後代。


他一再說:很多人需要我告訴他們一個怎麼樣才正確的生活,但我真的沒有辦法告訴他們。假如我知道這麼多,這些積累的知識也只會阻礙我的行為。如果一個老師不理睬自己的感受,僅僅根據知識去做,這會讓學生感到虛假。怎麼會有對和錯的事呢?根據自己的感受去做,這就是對的吧。

他寫過,“感受”不是慾望和情緒,沒有“要達到什麼”的動機,只是“誠實和持續不斷地對事物平靜觀察”。盧安克要的不是別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讓人從“非人”的社會經驗裡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自己。人們不需要在他那裡尋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飽含的人性。